分享好友 筑思想首页 频道列表

非遗传承人袁昌延:范制葫芦技艺难

2020-04-07 11:04网络4824

  范制葫芦,又称模子葫芦,就是用模子迫使葫芦依照人的意愿生长成形。将幼小的葫芦,纳入刻有阴文的范模中,随着葫芦的长大,逐渐填实范模中的空间,待葫芦木质化后取出,范模的图文便在葫芦上显示出来。


  现今存世最早的范制葫芦是唐朝的“八臣瓢”壶,藏于日本皇室博物馆,国内仅有文字记载。


  而今,西安市葫芦器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袁昌延,却在为这门手艺的传承和发展发愁。年过六旬的袁昌延,是西安市西咸新区斗门先锋村人,前年被聘用到高陵区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站。


  半辈子在和模具打交道


  近日,记者来到西安市高陵区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站,袁昌延带记者看了自己二亩地里快要开花的葫芦。走进他的工作室,各式各样的葫芦摆放在展览架上,在房间每个角落随处都可以看到与葫芦相关的东西,烟灰缸、茶杯、灯罩,都是用葫芦刨制而成。


  袁昌延和模具有很深的渊源,从机械厂到自己的塑料厂,他半辈子都在和模具打交道,而范制葫芦恰巧也需要用模具“装”葫芦才能制成,所以他比别人入手要快得多。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经验,为他日后栽培范制葫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至于绘画功底,用他的话说是耳濡目染,因为从小对绘画都有兴趣,兄长又是知名画家,所以他接受了较好的艺术熏陶。


  与葫芦结缘是在2005年。他在看《红楼梦》时,尼姑妙玉请林黛玉和贾宝玉喝茶,给了他们不同的茶具,宝玉因为自己的茶杯不够精细而不满,但妙玉说这东西很难找到第二个,杯上镌着“


  分瓜瓟斝”三个隶字。之后他查了很多资料,才知道那是用模具套在葫芦上长成的杯子,至此他走上了栽培范制葫芦的道路。


  成功率极低最得意“秦俑葫芦”


  那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发布,他就想着做个花瓶模具,上面有祥云有五环,每个环中有一个福娃,做了10个这样的模具。2007年开始,他在自家院子里种工艺葫芦。制作范制葫芦,第一步就是要培育出不同类型、不同大小的葫芦,葫芦的本体与想要范制的器物形状越接近越好。范制葫芦成功率特别低,一百个里面出几个就不错了。在葫芦开花结果时套上模具,待葫芦成熟时再打开。10个模具,只有一个成功,但也引起了外界的注意,而这唯一成功的一例被西安市非遗博物馆收藏。


  2008年,他又种了20窝葫芦苗,套了30多个模具,居然一个都没结。后面几年,他每次制作上百个模具,但是仅有几个能成功。他没有泄气,继续总结经验,2012年种了40多窝葫芦苗,挂了70多个模具,最后结出9个工艺葫芦来。对此他意识到,范制葫芦想要栽培出一个满意的,简直比登天还难。


  这些年,他先后制作了“菩萨”、“寿星”、“秦俑”、“云龙罐”等12个品种100多个工艺葫芦。当然“秦俑葫芦”还是袁昌延最得意的作品。他说:2015年时,他把自家的2亩地全部种上葫芦苗,结了500多个葫芦,他先后给260多个葫芦套上模具,光“秦俑葫芦”模具就套了40多个,但成功的只有两三个。“这非常困难,从设计到做模具一系列的工序就很困难了。最困难的就是把小葫芦放进模具里边后让它长成型,这个过程是人基本无法控制的。”


  “低成活率高投资,我每天都在想出路”


  近几年来,栽培范制葫芦的手艺渐渐消失,袁昌延也很无奈。他说:这个市场不景气,且前期投资太大,低成活率和高投资致使学习的人越来越少,我每天都在想出路。范制葫芦的成活率很低,不足三成,这就犹如赌石一般,所以现在我不能仅仅制作范制葫芦,我开始把眼光放在葫芦工艺品上,烙铁画葫芦、雕刻葫芦都是很好的商机。下一步我准备联系商家,看看能不能和他们合作。


  谈及传承的问题,他说:这是我最害怕谈到的问题。我年龄大了,没有那么多精力和金钱投入,现在的传承太难了,我的儿女都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他们对我的范制葫芦是抱着中立的态度,不反对我干,但是他们兴趣点不在这方面。期间倒是有很多人来问我,但仅仅只是讨教。还有一部分人,对范制葫芦感兴趣,但是因为这个技艺太难,短期又不挣钱,他们只能当成爱好。现在看来,只有我自己加强宣传,把这门手艺做成商业化,积累资金,然后再做传承的工作。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推荐更多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