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筑思想首页 频道列表

奥雅设计集团李宝章大师:承中国的文脉,做当代的景观

2019-08-29 13:30中国风景园林网5122

  一台行业观点的留声机;一个畅言思想的广阔平台;一处铭记时代烙印的灵感宝地。如何在现代化都市中打造更好的人居空间?如何让本土设计成为时代的标志?如何将那些挂在嘴边的“绿色”“生态”付诸于行动?设计工程企业将用经验带给你最好的诠释。深度剖析行业的发展,探寻景观设计的内涵,是我们脚下正在追寻的路。


  “奥”,取博大精深、奥妙之意;“雅”,象征大雅的艺术之美。李宝章先生,作为奥雅设计品牌的创始人,定位“奥雅”,也正是体现了出这个群体对于文化和艺术的不懈追求。图纸,不单单是规则下的产物,而是设计师融入灵感和艺术的画布。对于公共空间、人居环境、城市细节等设计理念,李宝章先生以自己的经验和感悟,为你做独特的阐述。


  CHLA:“奥”代表博大精深和奇思妙想,“雅”代表艺术和美。在奥雅的项目中,如何将艺术创新融于传统设计中?


  李宝章:在奥雅,我们认为中国的园林、中国的设计从来是和中国的艺术与中国的审美相融合的。中国的审美是内敛,是质朴,是平衡,是空间和意境的美学,是诗意的追求。所以说,景观即艺术。“中国的文脉,当代的景观”一直就是奥雅设计特色。


  品读设计理念


  Tip1:空间:是社会的容器,为人的美好行为服务


  CHLA:奥雅是如何注重公共空间设计的?


  李宝章:奥雅认为规划,建筑,土地,景观,是一回事。奥雅的公共空间设计特别注重与周边的生态环境,以及空间肌理的结合。实际上,我们是将城市、建筑、景观放在一起设计的。我们始终遵循的理论是:空间是社会的容器,我们希望这个空间能为人的美好社会行为服务。


  Tip2:生态:注重文化表达


  CHLA:很多企业都将生态、环保理念作为设计基础,奥雅注重生态理念,相较于其他有什么独到之处?


  李宝章: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骨架,所有的生态设计都要尊重生态的原则,但奥雅更注重生态的文化表达。中国的传统并不认为环境本身仅仅是科学,它是科学,人文,社会,艺术的结合。就好像我们江南园林的水体就是生态水体,有自净功能,同时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Tip3:细节:审美需要永恒感


  CHLA:纽约城市规划委员会主席阿曼达伯顿曾说过,成功的公共空间设计需要设计者对细节的极大关注。您认为细节对设计意味着什么?


  李宝章:我认为,细节在公共项目里面是人本精神的体现。我对细节的理解有这几部分:一、细节是景观概念设计的继续和深化。二、它体现了全部的人文关怀,。三、公共空间里的细节,它的做工与审美要有永恒感,要至少能用到三,五十年。我们现在细节设计最大的问题是形式有余,可是坚固度不足。我们新建的公园没有能用到几十年的,我们的老公园倒是可以,比如在全国很多城市都有的中山公园。


  Tip4:地段精神:关注中国的“营造传统”


  CHLA:国内的大多建筑、景观设计师受的都是国外设计理念的教育与影响,请您谈下如何在本土设计中保留中国传统的地段精神?


  李宝章:我们现在大部分当代中国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受到了太多的现代设计教育的影响,更注重形式服从功能,工业化、科技的成分很强。我认为现代设计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对文化和精神内涵的忽略。中国设计师应该要看到中国的营造传统。中国的营造传统认为景观应该是诗意的,是有文化的,认为城市,建筑,景观,历史,生活是相互融合,不可分割的。而且这些都必须融入地域的审美和地域的精神。


  Tip5:景观和建筑:就像阴和阳,相融相生


  CHLA:您作为国内优秀的具有建筑学背景的景观设计师,又在国外高校任职教授,在自然环境与建筑设计结合方面,如何向国外设计取经?


  李宝章:先来说说中国自己的营造传统,就像王澍做的现代建筑,中国营造传统从来没有把建筑,景观,城市,以及它们的使用功能分开。中国尤其注重建筑,更注重建筑和建筑围成的空间景观的融合。景观和建筑的互动,就像阴和阳,是一体的。世界上建筑大师们的设计,也是如此,建筑和环境也是很好融合的。不久前在斯里兰卡,我们看到了建筑大师杰弗里.巴瓦的作品,非常精彩,他可以把建筑和景观完美的设计在一起,让你分不清建筑和景观是从哪里开始分界的。


  CHLA:奥雅在度假酒店、度假村的设计方面很有建树,想请您介绍下打造这种度假类项目的关键?


  李宝章:奥雅认为,做好度假村规划和酒店设计有几个关键点:一、一定要认真的倾听和捕捉这个地方最为特别,最无可替代,最独一无二的特征,然后围绕这些方面来设计项目的核心区域和特色,给人以特别的体验和惊喜。二、一个好的旅游度假项目要和周围的环境融合,尽可能保留场地的自然景观元素,包括视野,水体,山体,以及历史和文化遗迹等。


  聚焦时下热点


  CHLA:我们提及“景观大师”,想到的都是像彼得·拉茨、彼得·沃克等国外著名设计师,您对于国内缺乏景观大师的现状怎么看?


  李宝章:这个问题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说。就我们景观界来说,还是不乏好的景观设计师,比如王向荣,朱育帆都是很好的设计师。但总体来说,确实存在设计师因为设计的追求不够,或者追求还没实现,从而缺乏大师的状况,当然我们还可以继续努力。但是要真正成批的出大师,还跟总体社会的氛围和文化的发展有关,当文化的软实力和经济的发展能让中国的景观设计做出自己风格,能让中国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走在世界前列的时候,大师也就会多一些。


  但我们的情况是在不断的改进。这两年比十年前不知道要好多少,这个确实是跟我们这个社会的决策机制有关。比如公共项目存在一人说了算的情况,或是住宅项目特别注重价格和营销等。我们目前整体的社会气氛不是做作品的气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要做出人本的,精神的,创新的作品确实比较难。


  总而言之,能够产生大师,这是一个社会全面的文化现象,需要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的全面提升,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不单单是景观设计师的问题。


  CHLA:“规划设计产生巨变,传统规划已死”,这种说法一经提出,引起了业界的关注。想请您谈谈对这种观点的看法?


  李宝章:我们的传统规划模式,基本上是结合前苏联的加西方上世纪中期的理论。我们没有真正的经济论证与环评,没有社区只有用地,没有综合只有分析,没有景观只有绿地,没有街区只有道路,没有人只有车,没有城市设计只有红线控制,没有公众参与只有长官意志,没有空间、艺术与情感只有数据,有城没有市。


  而在这些地方,景观设计师有很多事情可做,从我们的景观先行(生态先行),到我们怎么把自然和城市融为一体,到我们的城市怎么样防灾害,怎样做到零污染、零排放的生态城市,到最后整个城市的氛围,以及人的使用。这都是需要我们规划,建筑,景观,管理综合一起来做,而不单单是规划。


  CHLA:很多设计师都会表示,设计规划大多时候是按照甲方意愿去做,有时候背离了自己的一些设计想法,您能能谈谈在项目设计中如何在有限的要求框架下,去发挥最大的设计空间么?


  李宝章:如果设计师只是甲方的绘图师的话,那就是没有把自己的学问做好。我们实际上和甲方没有什么冲突,按照甲方的价值观,再结合我们对地段和场地的理解,之后决定我们能做一个什么类型的设计。我们必须在价值观和文化观达成共识的情况下,看到共同的目标时,才能来做项目。


  很多时候,规划、设计是为社会服务的。虽然甲方有不同的核心理念,但我们必须围绕人的核心理念和企业的社会价值观来做设计,必须根据地段、地域以及市场的特点,和甲方以及所有方一起,包括建筑、规划、投资、运营,来为最后的使用者考虑,为他们提供最好的产品。我们必须在这样的思路框架下,达成共识,才能开始工作。


  所以说,景观设计是这个大框架的一部分,我们和甲方没有什么冲突。我们应该表现出“应该是”的样子。“应该是”的样子是要反映地域的特点,反映当时的天时地利人和,更要反映甲方的价值观,并能在一定的造价中,带给最终的使用者最人本,最美好,诗意的设计。


  CHLA:呈现在世人面前的设计作品是独具匠心的,但这背后的设计团队一定会有遇到瓶颈的时候,您能以亲自做过的具体项目为例,来详细说下是如何克服设计瓶颈的么?


  李宝章:在设计团队都很尽职、组织和管理也都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如果说遇到瓶颈,大部分情况是和设计师的想法、思路以及见识有关。


  奥雅在前八年做了很多努力,但做的东西不是很精彩,直到我们认为我们必须要做文化的景观,不能只做现代的景观,必须把文化和地域生活结合在一起,直到我们确立了自己设计理念:景观是地域、生活和社会的容器,我们围绕空间和空间氛围来打造景观,我们好的作品也就多了。


  设计的瓶颈永远在于自己。设计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以及对方案的控制能力,对甲方的理解能力,和甲方达成共识的能力,还有在施工过程中融合对地域生活的理解,对材料的理解等。如果能把这些东西做好,就能做出好的作品,如果在哪方面不能做到,就在哪方面存在瓶颈。所以我们还是要回到自己,从自己的经历、见识和追求来说这件事。


  未来的奥雅:全程化、一体化设计


  CHLA:想请您谈下奥雅未来的发展侧重点,类似于生态修复、旧城改造等特色业务何时开通?


  李宝章:奥雅一直走着一条全程化、一体化的设计之路。随着公司的扩大,我们更愿意往前期和公共空间走,比如土地规划,与景观结合的城市设计,旧城改造,度假村规划设计,生态修复,河道等。


  景观是土地上承载的所有东西,我们把景观设计作为一个出发点,不断向产业更深更广的领域拓展,业务范围涵盖了养老公寓设计、新中式设计、城市家具及公共艺术设计、旅游度假规划设计、生态修复等,最近还开发了“洛嘉儿童主题乐园”子品牌。将“中国的文脉,当代的景观”、景观都市主义、生态都市主义作为我们的设计指导纲领,融入生态、艺术、文化的全方位规划设计是我们的追求。我们认为,更全程化的彻底控制好自己的项目,才是将来的竞争力所在。


  基于“中国的文脉”,创造“当代的景观”,是每个中国设计师应该遵循的原则。空间就如容器,承载着人类的活动。用作为景观设计师“应该是”的态度做设计,俯下身聆听土地带给你的独特声音,才能让建筑与环境阴阳相生,让设计蕴含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之美。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推荐更多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