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筑思想首页 频道列表

陈瑞近:苏州博物馆的运营之道

2019-07-23 09:47博悟空间4941BOWO SPACE

  2006年,由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以下简称“苏博”)新馆正式开馆,或许第一次到来的观众几乎是因为贝老的建筑设计闻名而来,但现在的苏博已经成为“中国最具特色、最具创新力、充满活力和惊喜”的博物馆。从“吴门四大家”的传统经典呈现,到当代艺术的全新演绎,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的对话与碰撞,都让观众一次又一次的走进苏博、感受苏博,在一次次的期待中获得更多的惊喜。如今,苏州博物馆西馆也即将在观众的期待中呈现它的全新面貌。


  01请您结合苏博,谈谈中国博物馆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现在中国博物馆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从基础建设、管理理念等都在提升和发展。一方面表现在博物馆数量增长,相比40年前,增加近20倍,增长速度之快非常可观;另一方面在于参观人数,有数据统计,2019年春节期间的国家出游人数4.15亿人次,其中40.5%的人去过博物馆,参观数量之庞大,也说明我们公众对博物馆越来越关注和喜欢,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大馆热,小馆冷。比如苏博一年318万观众流量,每天馆内空间非常紧张。但苏州还有很多非常有特色的博物馆,丝绸博物馆、昆曲博物馆、园林博物馆、碑刻博物馆等,都带有专题性质的,就比较冷清。大家喜欢去有名的大馆看,但却不注重在特色馆、专题馆了解更丰富的内容;第二点,东、西部发展不平衡,行业馆和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相对滞后。可能我们整体发展还没达到能够让行业馆和非国有博物馆像大馆一样全面发展的时期。


  第三,现在地、市、区级博物馆的发展缺乏专业人才。很多县级博物馆一共就十几个人,去掉行政人员,搞专业的就没几个人。所以说让区、县、地级博物馆发展起来,人才很重要。除此外还有资金、馆藏问题。这三方面制约了区、县、地级博物馆的发展,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其实不管我们拥有多少博物馆,一定要有高质量的发展。不仅注重建设,还要注重运营,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博物馆是我们真正发挥文化中枢力量的地方。不仅吸引外来人参观,还应当服务社区,而最主要也是为社区居民服务,所以我们博物馆一定要注重发展、均衡发展、高质量发展。


  02说到博物馆运营,您能谈谈苏博不同于其他博物馆的运营方式么?


  苏博在2015年设立了理事会制度,这是一个义务决策、义务咨询的机构。理事长是由社会理事担任,政府和苏博作为指导单位,这都是我们自主选举出来的,并不是某个政府领导管理控制。


  我们有一个展览评审会,每年的展览都会跟展览评审委员会递交,评审委员会的结果出来以后递交理事会讨论。我们选择社会理事的标准就是喜欢博物馆,虽然是各界代表,但是大家都关注博物馆的发展。他们真的会否决掉一些展览,包括用款计划,提出很多意见。所以我们展览的质量是很高的。


  03说到展览,苏博一直在做当代艺术展览,一般大多数人认为当代艺术多在美术馆里举行的。请您谈谈有什么不同吗?


  这种情况可能也是中国博物馆界较少的。我们连续做了十几年,这并不是我们想出来的。是贝律铭先生在设计博物馆时,专门设置了现当代艺术厅。他认为观众在看完中国古代艺术后,接着看中国现当代艺术,感受中国艺术的传承、创新、发展。第一个当代艺术开幕展是贝先生自己策划的,找了赵无极、徐冰和蔡国强三人做联展。所以从开始做当代艺术,定位就已经很高了。


  这么多年运营下来,苏博当代艺术展已经成了品牌。很多艺术家都希望到苏博举办展览,当然我们是有自己的要求。第一,有艺术成就和艺术特色的艺术家,作为博物馆,我们的职能是给大家呈现当代艺术已经有的成就,这也是贝老留给我们的考题。


  第二,不做巡回展览的作品。我会提前两年邀请艺术家做展览,而且要为苏博重新创作,然后再拿一些代表作跟创作结合。当然,创作的要跟苏州或苏博文化不冲突,同时要与博物馆建筑空间形成对话。


  第三,主要是个展。因为现当代艺术展厅总共300多平方米,做群展体现不出大型主题。所以,30到50幅作品反映一个艺术家的艺术特色和成就刚刚好。第四,不做“被打招呼”的展览。这也是展览评审委员会的价值所在。所有的展览由展览评审委员会评审,我们博物馆只占两票,其余的都是全国比较有名的艺术评论家、艺术家组成的。所以选择展览和艺术家,是有一定高度的。很多艺术家来苏博做个展,让他们觉得这是一个荣耀,这也是我们的目标。


  04如何考虑建筑空间、展览内容、展览设计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更好呈现文物或展品?


  世界上很多博物馆都是地标性建筑,本身就是展品。很幸运我们有这样一个建筑作为馆舍。它具有强烈的苏州传统文化符号,但又是一个现代化建筑。首先建筑空间、展览、展品的选择是整体考虑的。我们的基本陈列都是以“吴”字开头的,以苏州地域文明来强调这一特色。


  其次,江南文人文化一大特点就是精细、雅致、小巧,所以博物馆建筑体量、展厅空间都不大,展柜、器物与自然光、人工光结合,让人感觉协调和谐。展厅之间往往会有小景,让观众看了之后不觉得累,转一圈,又看到那边有小窗,窗外有景,展厅之间又有一个小展品在小景布置里面,所以整个展览与建筑空间是融在一起的,让观众既在看展,又在看景,中间穿插苏州园林景观,这是我们做展览空间与建筑空间的一种呼应和对话。


  临展也在强调这一点,之前吴门四家的展览,完全基于苏州文化做的,它讲述了明代吴门画派对中国绘画的影响,以及江南文人文化的产生源头。现在来看这个展览非常好,因为它反映了苏州传统地域文化与我们现在整体氛围的吻合。


  05苏州博物馆西馆即将在2021年建成,请您给我们谈谈它与现在的苏博在定位、功能、内容、展览等几个方面的不同。


  西馆从2018年的10月开始建设的,并不一定在2021年开放,这要看工程推进速度,上级政府没有要求我们一定赶工期,我们还是希望能够把博物馆建设得精细一点。


  西馆是德国GMP进行方案设计与深化。建筑面积4.89万平方米,展陈面积1.2万平方米。相比现在苏博的3600平方米来说,还是很大的挑战。


  每年我们的观众调查数据报告分析,380多万的观众流量,本地观众只有占到20%,其实是有问题的。所以我们造西馆的一个很明确的目标是为本地居民服务。


  在西馆,我们用5000平方米打造儿童博物馆。它是面向学龄前儿童到18岁这一年龄段的教育基地,区别于学校和一般参观性博物馆。它的公众教育也完全不同,是引导式的,引导他们参观、体验,在过程中主动思考,然后进行分享。不强加正确的、错误的,是培养一种能够挑战权威的独立思考能力。其实这对博物馆来讲非常难。现在内容设计已经是第二稿了,希望可以给孩子一个不同的教育体验。


  其次,西馆第二个展陈框架是苏州通史馆,反映苏州区域文明的,也弥补了苏州没有讲这块通史的空白。另外,是苏州工艺馆,用3000平米梳理整个苏州工艺的发展历程。展品很多,来反映我们苏州人心灵手巧、文人气的内涵和修养,在氛围上会很唯美。还有国际合作馆,它是跟国际大馆合作,共同介绍世界文明。目前,和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签约了五年,他们有1200万件藏品,很多是关于世界四大文明的。我们会不间断的三到五年与一个国际馆签约合作,这也是这个馆的最大特点。当然还有关于艺术的临展厅,一千多平米,相比苏博会更前卫,跟电影导演、舞美大师等合作。这大概就是西馆的整体构架。


  06最后,您跟我们分享一些贝老先生和苏博的小故事吧?


  贝老是我非常敬佩的建筑大师。苏博对他来讲应该也是比较重要,比较有特色的作品之一。在与贝老合作过程中,有几件我印象很深刻的事情。第一件,他对建筑外环境控制做的很到位。对苏博外面街上种什么植物、铺什么样的路、对面街房子什么样子,全部一起设计好。我们也是完全按照他的设计来做的,所以他首先是非常用心的艺术家。


  第二件,他亲自到库房将苏博所有藏品看了一遍,然后跟相关专业的人了解,以后这些藏品会做成什么样的展览,充分了解后才开始设计。很多做博物馆的建筑师做不到这一点,所以我认为他对苏博很花心思,非常想把这件作品完美地呈现给大家。第三件,贝老是个很敬业的现代建筑设计大师。大家看到苏博用片石做的假山,他说不想仿照古人的园林堆假山。翻了很多资料之后,受米芾山水的影响,把苏博的墙壁用片石勾勒出来。当时,这个假山片石也是非常有心思的。他在纽约工作室调整几个星期才最终定稿。在施工时,贝老住在工地上整整两天,指挥到呈现最终的结果,他对每一个细节都非常关注。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艺术作品。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推荐更多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