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文旅融合作为一种创新模式,正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这一模式不仅促进了农业、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还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
抖音生活服务发布《抖音2024乡村文旅数据报告》。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抖音新增乡村内容数10.9亿个,播放量近2.8万亿。乡村文旅打卡点超17万个,乡村景点打卡点7286万个,县城打卡内容同比增17.8%。
01、农文旅融合的时代趋势
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细化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日益清晰,三农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乡村的活力得到了空前的激发。在消费升级的驱动下,人们的出游频次增加,对假日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乡村旅游市场因此得到了显著拓展,进一步推动了农文旅融合的深入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立足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发展农旅融合、农旅互促正成为当下文旅发展新趋势。
02、农文旅融合的新业态
农文旅融合在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一系列新业态,这些新业态不仅丰富了乡村经济结构,还提升了乡村产业的附加值和吸引力。
农旅+咖啡:在乡村振兴和咖啡行业走向下沉市场的大背景下,村咖作为乡村文旅消费新场景有着更加多元的延伸空间,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一个生动案例,也是农文旅融合模式探索的一次成功实践。通过与乡村结合,咖啡消费场景扩展到了创意农庄、山景别墅、自然生态等乡村特色场景。打造新场景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也能创造更具特色的消费体验,提升消费者对于咖啡消费的付费意愿。“村咖”也成为了年轻消费者的新潮解压方式,以京西妙峰山的弯道咖啡为例,骑着摩托车或者自行车跑山,然后在弯道咖啡喝一杯咖啡,看一看风景,已经成为了不少年轻人的周末日常。
农旅+露营:在旅游需求趋势和休闲消费模式的共同驱动下,露营市场的机遇被无限激发。多企业和资本开始拓展乡村露营地,结合乡村生态环境优势,融合乡村文旅资源,不断探索出丰富多元的消费新场景,“露营+”沉浸模式也在不断衍生,如田园休闲型营地、农业体验型乡村营地、食宿延伸乡村营地、多营地集合模式等,其中复合发展型乡村营地复合发展式乡村型营地是基于村落或村镇范围内不同类型的闲置资源和待开发空间,打造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主题的营地项目,依托场地特征和村落文化,形成活动内容多样、体验路线明确的多营地集合体。
农旅+剧本杀:“农旅+剧本杀”是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休闲娱乐等元素融入剧本杀游戏中,通过打造沉浸式的旅游体验,满足游客尤其是年轻人和亲子家庭对创意和互动性的需求。浙江金华墨林古村的沉浸式剧本杀项目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该项目利用古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设计了一系列与古村相关的剧本,游客在游玩过程中不仅能够享受剧本杀的乐趣,还能深入了解古村的历史文化,感受乡村的独特魅力。
农旅+数字化:农旅融合数字化通过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农业生产和旅游体验的智能化水平。例如,通过VR、AR技术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利用智能农业系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等。四川遂宁海龙凯歌智慧景区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该景区通过引入数字化技术,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和旅游体验的全方位升级。游客可以通过智能设备了解作物的生长过程,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同时,景区还利用VR、AR技术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旅游体验,极大地提升了游客的满意度和参与度。
农旅+研学:“农旅+研学”模式结合农业生产活动和乡村文化资源,为游客提供教育性、实践性的旅游体验。通过参与农业生产、学习乡村文化,游客不仅能够增长知识,还能增强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很多乡村地区都推出了农事研学活动,如插秧、收割等农业生产体验项目,以及乡村文化讲座、手工艺制作等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还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增收渠道,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农旅+赛事:“农旅+赛事”模式将体育赛事融入乡村旅游中,通过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吸引游客前来观赛、参赛,从而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北京昌平越野挑战赛结合昌平区的自然风光和乡村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与。赛事期间,游客不仅可以观看精彩的比赛,还可以参观周边的乡村景点,品尝乡村美食,体验乡村文化。
农旅+艺术:艺术介入乡村建设已成为一种趋势,“农旅+艺术”模式通过引入艺术元素,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体验。艺术家们可以在乡村地区创作艺术作品,为乡村增添艺术气息;同时,乡村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也能为艺术家提供创作灵感。韩国甘川洞文化村将传统建筑与现代艺术相结合,打造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艺术景观。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不仅能够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能感受到浓厚的艺术氛围。
这些新业态的兴起,不仅丰富了乡村旅游的产品形态,还提升了乡村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
03、国家支持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目前国家政策支持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有很多种,主要模式有: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简称重点村镇)建设写入《乡村振兴促进法》和《“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重点任务。2019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展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录建设工作,先后推出四批共1399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198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共计1597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通过示范引领,越来越多乡村通过发展旅游走上致富路、打开振兴门。
乡村振兴示范村: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示范村,能够展示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和成功经验,还能够为其他乡村提供学习和借鉴的对象。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认定标准和原则主要是:自然资源、历史文化、交通便利、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经济发展等指标。
国家支持政策。2022年7月20日,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两部委发布《关于开展2022年“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的通知》,通知指出要推进分级示范创建,共组织创建100个左右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1000个左右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0000个左右乡村振兴示范村。
乡村旅游集聚区:乡村旅游集聚区建设是“十四五”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和中办、国办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均提出要“培育一批乡村旅游集聚区”。
乡村旅游集聚区是指乡村旅游产业资本要素高度集中的特定地理区域,打造好乡村旅游集聚区是助力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通过统一规划,统筹和整体推进区域乡村旅游道路、停车场、厕所、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让重点县、重点村镇和重点园区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集聚发展、打造以乡村旅游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典型案例和示范标杆。
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随着乡村旅游的兴盛,也出现了一些品牌的乡村旅游景区、景点。早在2017年8月,原国家旅游局曾对外发布了首批“中国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名单,全国共有10个目的地入选,旨在提升乡村旅游在国际上的认知度和服务水平。评选活动从乡村旅游产品稀缺性、国际知名度、基础设施和服务、科学管理水平以及国际化营销网络等5个方面遴选认定。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组建后,此项认定评选工作一度中断。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及《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再次提出公布一批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近日也印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旅游“五创”行动助力新时代“千万工程”建设的通知》,明确到2026年,基本建成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全国先行样板,成为富有鲜明浙江辨识度的中国乡村旅游胜地、国际知名乡村旅游目的地。
美丽休闲乡村: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具有独特的自然和文化资源,能够满足游客多样化休闲需求,同时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的乡村。通常具有:生态环境优、文化传承丰富、经济发展活跃、公共服务完善等特点。
国家支持政策。农业农村部一直开展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活动。已累计推介近2000个美丽休闲乡村,发布精品线路1000多条,形成了一批体制机制创新、政策集成创设、资源要素激活、联农带农紧密的“农文旅”融合发展高地。
美丽宜居村庄:是指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结合田园美、村庄美和生活美的特点,形成的具有特色的宜居宜业村落。这些村庄的核心在于宜居宜业,而其特征则体现在美丽、特色和绿色这三个方面。
国家政策支持。2023年农业农村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创建示范工作的通知》提出:“十四五”期间争取创建示范美丽宜居村庄1500个左右。
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特别是行政村范围内,依据当地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和发展一种或多种特色农产品或相关产业的经济实体。只要考核指标:主导产业突出、实现绿色发展、联农带农效果好、组织化程度高。
截至2023年1月,我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累计达到4068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已经成为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农文旅融合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模式,正在不断创造新业态与新场景。通过深入挖掘乡村资源潜力,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农文旅融合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拓展,农文旅融合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让我们共同期待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