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吾国吾乡首页 频道列表

新场古镇:一座因盐而兴的江南古镇

2019-08-22 08:43古建家园1510一念执着

  在上海有这么一座因盐而兴的江南古镇,它的名字叫新场古镇。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源于下沙盐场南迁形成新的盐场,故名“新场”。新场古镇始建于公元1128年约南宋建炎二年,至今已经有800余年历史。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这座江南古镇吧。


  随着盐业的不断发展,商人盐贩纷纷聚集到这里,于是新场人口急剧增加。其繁华程度曾一度超过上海县城,有“新场古镇赛苏州”之誉,是当时浦东平原上的第一大镇。后来因盐场变迁以及战乱等变化,几经兴衰,但新场镇仍是一个很有文化气息的江南水乡古镇。


新场古镇:一座因盐而兴的江南古镇


  新场古镇文化教育历来发达


  早在宋元年间,即有瞿士彦在这里创办义学。


  在南汇县志中曾有新场镇“科第两朝称盛”的记载。


  光绪28年已有女子学堂,30年代,镇上中小学已俱备。


  解放后,文化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80年代,全国第一个联合创办的“社镇文化中心”在新场镇成立,有“小镇大世界”的美称。曾多次受到国家文化部的表彰,是全国著名的农村文化中心先进集体之一。


  新场古镇仍保存15万平方米成片古建筑


  1200米元、明、清时代的石驳岸,69座古代仪门。


  2008年被评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09年命名为“首批上海市文化产业园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古民宅100多幢,建于清宣统年间的张氏宅第,四进式院落,吊角飞檐,雕梁画栋,极为精致典雅。


  新场大街南北长达1.5公里,巷道与建筑两侧早已斑驳的山墙形成“高山空巷”的意境。


  洪桥港、包桥港、后市河和东横港四条河道两横两纵,把古镇划分为“井”字型格局的历史原貌,河道上各式水桥河埠70余座,其中留存下来的马鞍水桥15座,多处水桥上还凿有精美的“暗八仙”图案,寓意吉祥。


  古镇河道两侧古民居绵延铺展,街巷密集,呈现着千年以来典型的水乡人家的独特生活形态。


  “新场古镇是体现古代上海成陆与发展的重要载体,近代上海传统城镇演变的缩影,上海老浦东原住民生活的真实画卷。”


  说起新场古镇它现在已经是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积淀和对外来文化的吸纳、借鉴、融合的过程中,这座千年古镇积聚了厚重的文化,并充满了勃勃生机。在这里,你可以寻觅多样的文化遗产和文明印记,感受古镇保留的传统民俗。


新场古镇:一座因盐而兴的江南古镇


  锣鼓书,讲不完的故事


  新场大街,位于新场古镇中轴线上,越往北,人气越旺。在中段的工农新村包家桥,有一间中国锣鼓书艺术馆。


  锣鼓书古称太保书,发祥于浦东沿海,起源于汉末晋初,师祖许旌阳。明代,演变为“社书”。清嘉庆开始转型为“唱说因果”,成为“精唱传情巧点鼓的上海曲种,1956年秋改为“沪书”。1961年,更名为“锣鼓书”。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谈敬德是锣鼓书的代表性传承人,他走访了江浙沪30多位锣鼓书艺人、上海地区的50多位民歌手、近百名的民间乐手,通过录音整理,在京、沪、港、台发表了锣鼓书、宣卷、上海说唱、江南丝竹、道教音乐100多万字的记谱曲调及文稿。在他退休后的15年间,醉心整理了120万字的《锣鼓书艺术》,还为各地成功“申遗”20项,先后撰写了锣鼓书的历史渊源、民俗、音乐、小学、初中、成人教材计10本。


  锣鼓书流传已久,但也流淌着新鲜的血液。一面镗锣、一个书鼓、一面书钹,成了谈敬德生命中的全部,为了做好传承传播工作,他收授了三名徒弟。为学校、村居、企业、军营举办传习班,参训人数达800余人。


  15岁的唐文颀是谈敬德最年轻的高徒。“刚看到书鼓、镗锣觉得很神奇。”从小喜欢沪剧的她一听到锣鼓书的唱腔便被吸引,“太好听了”。唐文颀不认为锣鼓书老土。“谈老师给我创作了新作品,让我讲身边的故事,还能表演,很好玩的。”


  新场镇文化服务中心书记胡晓英介绍:“在题材的选择上,锣鼓书坚持把握时代脉搏,凸显时代要求,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品、优品、精品。如《生意经》获全国群星奖入围奖,作品以小见大,富有鲜活的生命力。”


  琵琶艺术·浦东派,历久弥新


  “琵琶艺术·浦东派”,是指清乾嘉年间流传至今,经历代浦东派琵琶艺术大师的艺术积淀,形成独具浦东风格的艺术流派。


  琵琶在新场,早于元明时代已有流传,时任新场盐场的厂长瞿霆发,在当地建“百客堂”,构琴百架,聚友会乐。浦东派琵琶艺术流派的创始人为乾隆年间的惠南镇人鞠士林,在新场镇,有他和第四代传人、在南大街开设过袜厂的胡簋铭,他早于民国初年在日本大阪,挂牌演出浦东派琵琶,作为浦东派琵琶走出国门的第一人;另有南大街滕泰来糟坊业主周莲甫,以善弹《龙船》等曲目而闻名。


  浦东派琵琶在“琴、曲、技”等方面具有独到的功夫,文套,有《夕阳箫鼓》、《武林逸韵》、《月儿高》、《陈隋》;大曲为《普庵咒》、《阳春白雪》、《灯月交辉》;武套为《将军令》、《十面埋伏》、《霸王卸甲》、《平沙落雁》等。


  演奏武曲气势雄伟,往往运用大琵琶,讲究开弓饱满,力度强烈。而文曲沉静细腻。指法特点为:轮滚四条弦、并弦、大分、扫撇、拖奏、各类夹弹、夹扫、多样的吟法、音乐变化奏法及锣鼓奏法等。浦东派琵琶,是中国国乐艺术的国粹、民乐之花中的精髓。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多样性。


新场古镇:一座因盐而兴的江南古镇


  灶花,承载着美好愿望


  灶花,民间俗称“灶头花”、“灶壁画”,是南汇地区作为民居厨房的装饰画,在每家人家灶头的“灶山”(灶面)上,画上各种图画与图案,民间称之谓“灶头花”。它不但流行于上海,还流行于整个江南各地。无论是大户人家,还是普通百姓家,都喜欢以灶花画美化灶头。


  新场的建灶历史悠久,可见清代钦定四库《熬波图》中反映,现于元明时代,在下沙盐场就有“各团灶舍”、“起盖灶舍”之画页。相传,那时人们为求盐业丰收,在盐灶、家灶上作画。


  灶花从美学角度,真实地反映了农家追求环境美化、家居装饰的传统理念;在灶壁上写着“火烛小心”,体现着先民安全防火的意识;在灶膛和灶裙上,画以“梅兰竹菊”,反映着老百姓期盼国泰民安的良好愿望。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关于这座因盐而兴的江南古镇——新场古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你们了解它有所帮助。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上海新场古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古镇古村 2020-01-13 开元通宝 0

推荐更多

一口气看懂中国寺庙建筑的布局

庙宇寺院 2024-12-23 0

10个国内古村落,你去过几个?

古镇古村 2024-12-20 0

四大“治愈经济”助力乡村文旅

乡村振兴 2024-12-18 杨庆辉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