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在徽州,民居、祠堂、牌坊是闻名遐迩的建筑。徽派“古建三绝”的盛誉是对它们最好的诠释,它们是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是徽州文化凝固的乐曲,更是那记忆中的徽州往事。
徽州三绝之民居
“乡村如星列棋布,凡五里十里,遥望粉樯矗矗,鸳瓦鳞鳞,棹楔峥嵘,鸱吻耸拔,宛如城郭,殊足观也”,这是史籍对徽州民居的描绘。几百年过去了,历经沧海桑田,徽州民居却依旧是人间烟火的最初模样。
白的粉墙、黑的屋瓦、飞挑的檐角、鳞次栉比的兽脊斗拱以及高低错落、层层昂起的马头墙,镶嵌在绿水青山之中,是那么超凡空灵,却又那么古朴简单。徽州民居十分讲究自然情趣,与山水灵气。房屋布局,重视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自古便有“无山无水不成居”之说。村落,一般都建在山阳处,依山傍水,或引水入村,和山光水色融成一片。在这里,建筑充满了人情味和乡土气息,建筑与环境相互渗透,人类与自然融为一体,宛如一幅凝固的中国山水画和一曲中华民间音乐。当你走进这里,就意味着从喧嚣进入秘境。
闲来徽州听雨落,淡看人间乾坤转。雨落在了徽州,那才是落对了地方。徽州人视雨为财,有雨水,就有财运,于是就有了四水归明堂,在禁锢的徽州院落里,开一四方天井,接纳从天而降的雨水,雨水滴在瓦片上,顺着屋脊流入天井中,财运也随之一同落入了天井。徽州人将爱财的方式,表现的如此风雅和诗意,你很少会从徽州商人身上嗅到铜臭味,他们擅于经营,同时也热爱诗书,他们背井离乡苦心赚钱,回到徽州投建学堂,支助学生,让子孙后代刻苦读书。
马头墙、古深巷、小石桥、浣衣塘.....这里每一寸都是古朴生活的写照,如诗如画,清新隽永。若是打着油纸伞走过,朦胧中你仿佛踏入了仙境,清澈的湖水在你眼前流淌,鸟语低鸣滑过你的耳畔,千百年的文明你脚底踏实踩过~
徽州三绝之祠堂
走进徽州,你会发现,在徽州的各个村落之中,耸然高出民居的、最雄伟宏丽的建筑,就是祠堂。祠堂是全宗族或是宗族的某一部分成员共同拥有的建筑,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左宗右族,往往建有几座甚至几十座祠堂。祠堂连云,远近向望,是徽州一个重要而独特的现象。
“千秋功过,于祠堂可见一斑;华夏祖先,从祠堂可知谱序流传”。徽州人,宗族观念十分强,尊祖敬宗,崇尚孝道一直以来就是徽州人的重要理念和宗旨。祠堂是一个家族的中心,是联系一个家族文化的纽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与家谱、方志、宗谱一起构成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历史脉络,祖祖辈辈的人通过祠堂来祭拜先祖,传承家风。
除了祭祀祖先外,祠堂还是教化的平台、宗族议事的场所、重要公共活动的处所和族内惩戒的公堂。在古代法制淡薄的时代,祠堂实际行使了“道德之法”的职能。道德是维系农耕社会的重要基础,祠堂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四海漂泊梦,天涯游子心。如今,海内外大批的炎黄子孙,纷纷回到祖国大陆,游览观光,寻根问祖。他们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风华正茂的青壮年,有可爱稚嫩的孩童,但在祠堂面前,他们对祖宗的尊崇是一致的,他们对家族的情感是共同的,他们流淌的血脉更是相通的......
徽州三绝之牌坊
徽州的牌坊很多,一座座牌坊,用徽州山里特有的花岗岩和青岗岩精雕细琢堆砌而成。有的孤孤零零,突兀地架在村口街旁路边,有的相拥成群,在山野里耸立,一路比肩而去。虽然,经过岁月的侵蚀,现在这些牌坊大都已是斑驳陆离。但是若你走进这里,了解牌坊下埋藏着的故事,依然会给你带来无尽的遐想和情思。
牌坊,并非徽州特色,只是徽州地处大山深处,交通不便,现在保存尚好;加之徽州明清较为富裕,十分重视社会道德规范的教育,“十户之村,不废诵读”,“远山深谷,居民之处,莫不有师有学”。为表彰宦绩政声、孝子义士、节妇烈女等,徽州人多采用立牌坊的办法以传显荣光,流芳百世。这些牌坊就其功能而言,主要可分为标识坊、墓祠坊、门坊和旌表坊等四大类,涵盖了国内牌坊的所有类型。
牌坊绝大多数经官府批准建造,仅少数为私建。在古代,立牌坊是一件极不容易而又极为隆重的事,并不是有钱人想立就能立的。根据古代的一些规定,凡是进入国子监读书和获得举人以上功名的人,方可经地方官府审核批准后,由官方出资建功名坊。至于立贞节牌坊、仁义慈善牌坊、功德牌坊者,要求就更严格,须经当地官府查核实后逐级呈报,最后由皇帝审查恩准,或由皇帝直接封赠,方能建造。即使允许建造,建造什么规格的牌坊,也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一座牌坊,就是一个故事,一个传说。每一座牌坊的背后,都蕴藏着丰富的人文历史故事,有着深厚的徽州文化积淀与穿越时空的价值。百年过去了,千年过去了,伴随着日出晨幕,夕阳日落,牌坊依旧守在徽州的大地上,静观风云变幻、悲欢离合、忠诚守义、爱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