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古建筑斗拱有哪些做法?

2020-05-09 16:29哲匠之家11783

  除了官式作法标准的栱、枋、昂头齐全的做法,在一些中国古建筑官式建筑和地方建筑中,由于材料和审美的考虑,斗栱又有各种变通做法,如偷心造、减踩造、增踩造、莲瓣造等,早期建筑还有斜栱、斗口出跳、把头绞项造等等,本文就来一一介绍。


  01、计心造和偷心造


  计心造是斗栱和枋齐全并互相作用的斗栱,偷心造包括栱、枋省略简作和闹昂、闹蚂蚱头省略简作两种情况。


  昂的演变是从大至小、由简至繁、由真变假,同时也从唐宋时的结构件演变到明清的装饰件。自宋起,有将华栱栱头做成昂式的,其结构作用与栱无异,此种昂称为假昂,与上述真昂并用。元代起假昂渐居统治地位,清代则已全部用假昂。昂的外观,又有批竹、琴面及象鼻多种。也有将耍头作成昂状的,称昂式耍头。


  元代出现象鼻形昂,但盛行于明清。明末清初盛行龙头、象鼻形昂,后期又出现云卷头及各类雕花昂,是刻意追求华丽,片面强调装饰的产物。但很多南方建筑依然保留了这种华丽的做法。


  很多带斗栱的豪华民宅常采用象鼻昂之类的昂头,这也是为了通风和排水,和南方民居出檐大,举折平,椽距密的特点相配合的缘故。



  02、减踩造


  减踩造是斗栱中省略简作的作法,这种做法里拽架数量少于外拽架数量,使斗栱内檐部分的高度、出挑尺寸经济适用,但这个作法也有它不足地点——前后配重不对等,后尾的压重不够,容易造成斗栱前倾。


  03、增踩造


  增踩造是斗栱中一种调整室内实用空间高度的作法。这种作法斗栱的里拽架数量多于外拽架数量,不但室内净高度增加,而且能在室内形成类似藻井穹顶隆起的空间效果,尤其适合于碑亭类建筑。


  04、莲瓣造


  莲瓣造是斗拱攒档尺寸派分调整的一种优化方法,它除了可以调整斗拱攒当尺寸的功能外,它还通过加大角科坐斗和增加纵向构件的数量来减小和分散整个翼角部分重量对每根构件的荷载。


  对重要的建筑而言,这是一种强化整体结构的好方法,与“角科坐斗用材材质强度宜高于平身科坐斗”的这种说法异曲同工。



  05、把头绞项造


  把头绞项造是一种特殊的柱梁结合方式(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斗栱),没有出跳。具体做法是将内部伸出的梁栿端部砍成挑尖梁头或者耍头或昂的形式,与泥道栱直接相交于柱顶的栌斗上。泥道栱上再置两个散斗和一个齐心斗(类似于清的一斗三升),然后直接承接撩檐枋、檐檩等。该种形制出现较早,在唐宋前就有出现,宋元后基本没有出现。


  06、斗口出跳


  这是一种特殊的斗栱样式,斗口跳,即栌斗口内向外出一抄(华栱)出跳,跳头上置交互斗以承撩檐枋。


  最早的悬山顶木建筑,五代,它的斗口跳较特殊,栌斗内置栱,上承华栱和泥道栱。


  值得一提的是南方一些地方建筑中还保留了用斗栱出跳的方式,但同时为了增大建筑物的高度和等级,出跳的栱不只一道,而可以是好几道,层层累积或搭在斗上以挑檐。


  南方的斗拱经常做成插拱,即插在梁内,而不是安放在坐斗枋上,或者把斗拱的栌斗做成圆形,插拱经常在柱子两侧不对称。



  07、斜拱


  一般来说栱是水平放置的构件,沿进深方向水平放置(如华栱)或沿面阔方向水平放置,如令栱、泥道栱、瓜子栱、慢栱等,斜栱就是既不沿进深方向也不沿面阔方向水平放置的栱,多与面阔方向呈45°或60°。初期斜栱内外多对称,受力平衡,后期斜栱出现内外不对称,(跟斗栱出跳一样)多为外多里少。同时逐步由(辽金时期)结构件演变为(明清时期)装饰件。


  这是目前中国现存最早的斜栱实例,呈45°,建于北宋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一般认为转角铺作的角华栱不算真正的斜栱。


  斜栱,作为古代木结构铺作的一个构件,从未给出过明确的定义,《营造法式》中也未提及。但现存的古代木结构建筑实物却经常出现。“斜栱”是指:铺作中的某些栱是水平斜置的,即与建筑物的面阔和进深呈非90°角度的栱,多为45°或60°。斜栱始于宋,鼎盛于辽金,金以后衰落,逐渐消亡于清。现存实物中,辽金时期是“斜栱”出现最频繁、数量最大、种类最多的时期。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了解中国古建筑的6个绝美构件

建筑百科 2024-11-15 0

浅析古建筑冀南民居门楼斗拱形态

建筑百科 2024-01-16 谢空 王珊 0

古建筑斗拱到底有什么玄机?

建筑百科 2023-05-09 0

推荐更多

中国古建筑殿堂造与厅堂造

建筑百科 2024-12-17 0

古代是怎么做衣服的?

华服界 2024-12-16 0

云凤纹+草凤纹——中华纹样元素

东方文化 2024-12-14 十约日志 0

勾践为何写作“鸠”践?

历史解说 2024-12-14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