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古代发明创造之圭表

2019-11-21 10:59古建家园21547半夏

  圭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天文仪器,主要用于测量正午日影长度,确定冬至和夏至,进而确定回归年长度和历法的起算点。


  圭表是由圭和表两部分构成。表是一根垂直竖立在地上的杆子,圭是平放在地上的起标尺作用的部件,放在表的正北方。从圭上的刻度读出表影的长度。表也可不与圭结合而单独使用测量方位,而与圭组合起来的圭表则用来测量正午日影。



  由于不同季节太阳在正午十分的高度角不同,表投在圭上的影长也随之不同。在北回归线以北到北极圈以南的地区,正午时分太阳永远在正南方向,冬至日太阳高度角最低,表影最长,夏至日相反。


  甲骨文中就有可能是正午测日影的卜辞,《周礼》中有“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的记载。至迟在春秋时期就形成了用圭表测影确


  古文献明确记载西汉长安城的灵台上设置铜圭表,表高八尺,圭长一丈三尺。1965年江苏仪征一座东汉中期墓中出土过一件小型铜圭表,表高为正常尺度的十分之一。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需要保证表的垂直和圭面的水平。表的垂直是通过在表上悬挂垂线实现的,圭面的水平则采用了在圭面上开设沟渠的方法。汉代出土的铜圭表模型上已经有了沟渠。


  从汉代到清代,中国古代留下了一系列二十四节气中午日影的数据,这是中国古代历法的宝贵资料。


  中国传统的表高一般是八尺高,也有一丈高和九尺高的。对圭表作出最重大改革的是元代的郭守敬。为了提高观测精度,郭守敬将表高改为四十尺。但是表高增加之后表端投射到圭面的影子就会模糊不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郭守敬又设计了景符(一个带有小孔的铜片),放在圭面上,有轴可以转动,利用小孔成像原理把太阳的影子投到圭尺上,这样观测精度大大提高。



  文献记载郭守敬建造过数个高表,其中河南登封告城镇的高表至今依然存在,现在一般称之为登封观星台。登封观星台实际上是以高台本身作为表,以设置在高台上的一条横梁作为表端,横梁到圭面的高度正好是元代的四十尺。圭面上有刻度,并有沟渠以调整水平。

反对 1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浅谈二十四节气与圭表的关系

东方文化 2020-06-05 半夏 0

圭表——中国最古老的测量仪表

东方文化 2019-11-19 子衿 0

推荐更多

宋朝人怎么点外卖?

历史解说 2025-05-14 0

玉兰纹——中国传统纹饰

东方文化 2025-05-14 0

盘点鼓浪屿的12处经典建筑

建筑百科 2025-05-14 0

中国古建筑中马头墙的分类解读

建筑百科 2025-05-13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