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宝藏》第二季节目中,“黄金搭档”潘长江、蔡明穿越金代饰演董氏夫妇。欢喜冤家金句频出,只为挽回体面?
公元1155年,南宋奸臣秦桧去世,天下百姓是不约而同,酌酒相庆。然而山西侯马董家特意找了个戏班子,在家门口摆戏台唱大戏,不料却被同样摆台唱戏的老对头裴家抢了风头。这可把老董头气坏了,誓要夺回他侯马首富的体面。
山西,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北宋灭亡后,金人掳其艺伎北上,散落于山西,与晋南乐舞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戏曲。在这那时期,人们开始以戏中各脚色的人物,来演绎戏外的真实人生,公忠者雕以正貌、奸佞者刻以丑行。
而这件“侯马金代董氏墓戏俑”,便是根据当时最流行的金院本——五花爨弄,雕成的戏俑,生动再现了当时的世俗生活和戏曲的繁荣之景。
侯马金代董氏墓戏俑
侯马金代董氏墓戏俑,1959年出土于山西省侯马市西郊董氏墓,它以其精彩的砖雕戏俑闻名于世。侯马金代董氏墓为仿木结构砖室墓,平面呈方形。墓室整体结构复杂、比例适当、磨砖对缝、手法严谨。墓室内东、西、南三壁浮雕场景,雕刻有翎毛花卉、八仙人物、戏剧故事以及飞马、奔鹿、走狮等动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戏俑共五件,平均高约20厘米,出土时位于墓室北壁上部的砖雕舞台上。舞台为单檐歇山顶,两根八角形小矮柱上承台面,简洁精巧。戏俑并列一排,从左至右分别为副净、末泥、装孤、引戏(装旦)、和副末五个角色,正在戏台演出。五个戏俑均经彩绘,色彩绚丽,形象生动,在侯马出土的几组戏俑中最具代表性。
北宋灭亡之际,金人掳走了大量的宫廷伎艺人,其中有很多人在北上的过程中逃亡流落到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一带。因此金院本与宋杂剧合二为一,在民间如火如荼地盛行起来,脚色行当也丰富起来。出现了五个相对固定的脚色——副净(也就是唐代的参军)、副末(也就是古代的苍鹘)、引戏、末泥和装孤。元代的戏评家夏庭芝、陶宗仪将这五种脚色称为“五花爨(cuàn)弄”。
传承戏曲文化
宋金时期,戏曲作为一门崭新的艺术门类,登上中国古代表演艺术的舞台,而这组墓戏俑正是当时文化的产物。戏曲艺术的早期形式之一——杂剧,开始在山西南部的市肆和乡村蓬勃兴起,商业演出广泛流行,演员开始划分行当,并有了相对稳定的服饰和妆扮。乐队的人数和乐器种类以及伴奏曲牌也逐渐固定下来。
宋、金戏曲艺术,从形式上吸收了历史上多种表演手段,糅合提炼,形成了特有的演出模式。其内容则由最初的祀天娱神、驱病攘灾,到宫廷宴享、声色娱乐等等,逐渐演变成教化民众和针砭社会的娱乐活动。根植于民间生活的戏曲艺术,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人生百态。到元代,在角色搭配、服装道具、乐器伴奏、剧目曲牌等方面,都更加稳定成熟,并向更加复杂细腻的方向发展。
常言说:人生如戏。这人生百年,匆匆一场,生死须臾之间。戏曲文化在古人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这尊文物的出土也为研究戏曲文化和当时的风俗人情提供了重要史料。戏曲之美,美在集大成者。它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不是某个天才艺术家一时一地的发明,而是中国各民族长期的共同的创造,是千百年来由许多知名的和无名的艺术家一点一滴创造积累起来的。
作为京剧新生代领军人物的王珮瑜,她通过创新的形式,年轻人喜欢的内容,让戏曲变得时尚,让戏曲回归于当代生活。她主动请缨参与节目的国宝守护人之一,节目中,她现场解读了“侯马金代董氏墓戏俑”中的戏曲人物,又亲身示范了关于戏曲的一些程式性动作,并用京剧的方式念出了网络流行词,引发网友纷纷点赞!
古韵新调,余音绕梁。戏曲曾经是中国人最重要的精神家园,乡音乡曲承载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乡情。今天,从“侯马金代董氏墓戏俑”身上,我们找到了戏曲超越前代,风靡当代,流传百代的秘诀:那就是不断地根据观众的喜好、时代的需求衍生出新的作品,才能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