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狗年说狗︱中国成语和俗语中的狗为何被人诟病

2018-03-15 10:2919260
  2018年是农历狗年,现在很多人都把狗作为宠物,因此狗年的祝福语里大多充满着对狗的宠爱。

  比如从狗叫声“旺”的谐音而来的“新年旺旺”、“狗年万事旺”等,都有着吉祥兴旺的寓意。

QQ截图20180315133308
清代郎世宁绘《十犬图》之茹黄豹

  不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狗的态度可能就没这么友善了,汉语中关于狗的成语、俗语很多,但十有八九都带着贬义。

  比如“狗急跳墙”、“鸡鸣狗盗”、“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挂羊头、卖狗肉”之类。很多爱狗人士人对此不能理解,狗那么可爱的动物,古人为什么会对它如此仇恨呢?

  想要说清这件事,可能要从狗在古代的作用讲起。唐人所作《孔颖达疏》有言:“犬有三种:一曰守犬,守御宅舍者也;二曰田犬,田猎所用也;三曰食犬,充君子庖厨庶羞用也。”

  说明当时的狗对人类的作用主要有三种,即狩猎、看家护院以及供人食用。

  先说说狩猎,在原始社会,猎人们身后往往跟着一群野狗,准备分食人类的猎物残羹。

  《说文解字》中将“伏”字解释为:“伏,司也。从人,从犬。”其中“司”字可以解释为“伺机行猎”,而伏字从字形上则表现为“人犬相依”。

  也就是说,先民社会中,狗主要作为人类狩猎的助手而存在,古代的许多画像石和绘画中,都有猎犬帮助主人狩猎的场景。

QQ截图20180315133418
河南南阳王庄东汉墓所见畋猎画像石

  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农耕技术的进步,农业成为了人们的主要生计方式,狩猎则逐渐变成贵族或职业猎人的专享,淡出了普通百姓的生活视野。

  随着猪、羊等家畜的普及,狗在古人的菜谱中也变得可有可无。

  因此,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农业社会中,狗对大多数人而言,基本成为看家护院的工具,现在农村很多地方也还是如此。

  由于狗的本性非常忠诚,当必要时,它们便义无反顾地开始扮演起“恶犬”的角色来,随时准备着龇牙咧嘴,驱赶可能对主人造成威胁的人和动物,有时还要与同类搏斗。

QQ截图20180315133457

  狗就这样成了家奴,而古时养得起看家狗的大多是称霸一方的土豪富户,狗的绝对忠诚使它们很容易沦为恶势力的帮凶。

  所谓“狗仗人势”,许多人都有过被狗欺负的经历,脑海中对狗的恐惧和厌恶早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很难改变。

  在这种固有印象的影响下,人们将对狗主人的不满发泄到了狗身上,古人流传下来的成语中,对狗的形容贬多于褒也就不足为奇了。

  加上狗本性好斗,不符合儒家文化中“和为贵”的观念,让人对它们更加心生厌恶。

  《说文解字·犬部》:“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意思是说,由于狗与狗一碰到就会相互打斗,因此用羊来表示群,则用犬来表示独。这样的解释让人很容易想起“狗咬狗”这个俗语。

  由此可见,中国成语和俗语里的狗之所以被人诟病,并不是它们的本性不善良,只是由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们所发挥的社会作用给人们留下了一种难以抹去的负面印象。

  其实,在历史上,狗是最早被驯化的家畜之一,驯化历史大约1万年,中国古人将狗与“牛、羊、猪、鸡”并称“五畜”,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五畜为益”的记载。

QQ截图20180315133615
清代郎世宁绘《十犬图》之苍猊

  无论过去或现在,狗一直是人类最重要的朋友和良伴,不管被善待还是误解,它们对人类始终不离不弃,无怨无悔,而且,它们的陪伴使人类永不孤单。

  狗的历史,应该是人与动物的一段友谊佳话,而不该是冷冰冰的征服与对立。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狗年说狗︱玉犬始于商兴于汉

热点新闻 2018-03-08 金鸣 0

推荐更多

访古河北保定地区文物古建筑

建筑百科 2024-11-20 0

鸱鸮纹——中国传统纹样

东方文化 2024-11-20 十约日志 0

浅谈文物建筑的预防性保护

政策法规 2024-11-18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