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大克鼎——被一块祭肉搞定的内乱,看来吃货还真是多啊!

2018-02-12 09:3620287
  本期《国家宝藏》,号称“文物界半壁江山”的上海博物馆来了。由馆长杨志刚推举的三件镇馆之宝:战国商鞅方升、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和大克鼎,在节目中亮相。黄磊、那英与易烊千玺受邀成为国宝守护人,为观众呈现文物背后所承载的中华文化。今天,我们要说的是由当红00后小生易烊千玺守护的大克鼎,它有什么样的传奇故事呢?

大克鼎

  大克鼎,是“克”为祭祀祖父而铸造的青铜器,壁内有290个字铭文,记录了鼎的主人是一位西周的膳夫(宫廷厨师长),名叫“克”,铭文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克的祖父功绩的追述,二为周王对克赏赐的记载,包括赏赐的礼服及大量土地、人民。

  大克鼎在清光绪年间出土于陕西扶风县,在发现的窖藏中,还有七个小列鼎,用来盛放肉食等祭祀品。鼎,在古代社会里曾是统治阶级划分等级和权力的标志。克作为膳夫,却享有诸侯级别使用的七件列鼎,可以确认在当时他极受周王重用,是一位权重一时的重臣。

  一块祭肉平内乱

  前世传奇中,易烊千玺的古装扮相惊艳,风度翩翩从容淡定,在剧中化身太史之子“易”,用“一块祭肉平内乱”的故事揭开了大克鼎的前世之谜。

易烊千玺

  故事讲述的是在西周孝王时期,一名叫“克”的膳夫提出遇敌需先安内,出纳王命,不费一兵一卒,以礼法规矩,仅靠一块“祭肉”,说服雍侯诚服周天子,平息了内乱。

  “祭肉虽小,但承载的是大周礼制规范。礼正则天下定,礼偏则天下乱,纵使朝代更迭,我华夏定会以礼享誉天下。”

  大克鼎的铭文——西周大篆的典范之作

  作为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大克鼎是青铜转变期的典型代表,清朝末年就跟大盂鼎、毛公鼎并称为“海内三宝”。

大克鼎

  大克鼎采用大量变形纹饰,颈部兽面纹,仅保留脸部轮廓线条和眼睛,称“变形兽面纹”,腹部呈波曲纹,极具节奏感和韵律感,又称“环带纹”。大克鼎的形制和纹饰显示出其庄严厚重,给人以威严与权力的联想。

大克鼎

  而铸在鼎腹内壁上的长篇铭文则蕴涵着丰富的史料价值,其书法价值更是西周大篆的典范之作,在清末时期受到了很大的推崇,是当时青铜铭文的典范。大克鼎是西周青铜文明与礼乐文化的代表,体现出敬天法祖、自强不息的意识和观念。

  大克鼎的流转——“我为它们找到了一个好人家”

  大克鼎的传承与守护历经沧桑,需要提到两位重要的人物:潘祖荫与潘达于。

  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左宗棠被永州总兵樊燮谗言所伤,遭朝廷议罪。幸得时任侍读学士的潘祖荫援手,上奏咸丰皇帝力保,左宗棠才获脱免。潘乃当时著名的金石收藏大家,左宗棠得大盂鼎后遂以相赠,以谢当年搭救之恩。大克鼎出土后,潘祖荫成为大克鼎的主人。从此,大盂鼎、大克鼎这两件周朝时期最大的青铜器齐聚潘府,成为当时京城一大新闻。

  1923年,18岁的潘达于嫁入潘家成为潘祖年的孙媳,丈夫、祖父相继去世后,年仅20岁的潘达于就挑起了掌管门户、守护家藏的重任。战争时期,曾经的大家族门丁凋零,守护大克鼎的重任落在了她这位年轻女子的身上。潘达于用毕生的经历来完成祖先交给她的唯一一件事,看好这些文物。

潘达于

  抗战时,潘达于请家人和两个木匠帮忙,连夜把克鼎、盂鼎和一批青铜器装箱埋到屋子底下,书画和小件古董三十几箱藏进隔间。苏州沦陷后,她家前后遭7批日本强盗搜刮,财产什物损失殆尽,除了被埋在地下的这些文物们。

cbd12a631fe59d9_size117_w500_h280
大克鼎颈部


大克鼎的鼎足

  1951年7月,移居上海的潘达于寄出一封信:“窃念盂、克二大鼎为具有全国性之重要文物,亟宜贮藏得所,克保永久。诚愿将两大鼎呈献……”表示愿意将大盂鼎和大克鼎捐赠给国家,获得了文化部颁发的褒奖状,这一奖状在潘老卧室里,一挂就是50年。1952年,上海博物馆开馆,二鼎如愿入馆,使市民可看到这闻名半个多世纪的“国之重器”。

大克鼎的传承和守护令人感动

  “我为它们找到了一个好人家”,乱世之中艰辛护鼎,和平之后无私捐献。潘达于用自己的礼为大克鼎求得了一个圆满,守护历史,守护华夏正礼节。无论是在国泰民安还是战火纷飞的年代,总会有那么一批守护者,怀揣赤诚之心守护国宝,使它们在千年岁月的洗礼中熠熠生辉,代代相传。

  以“礼”服人守护历史

  鼎作为“礼”的象征,溶于华夏的血脉,作为大克鼎的守护人,身为时下最受欢迎的人气新星的易烊千玺虽然年少,但踏实温润、谦逊有礼的形象却已然十分深入人心。在被问及“生活中哪些地方是要特别讲究礼”时,他以自己家中“长辈先动筷、晚辈后离席”的餐桌礼仪为例进行了说明,家教好得到了观众的一致称赞。


  节目中,易烊千玺还带来了自己手抄的一份大克鼎里面的一段铭文,引得001号讲解员张国立赞叹不已。单从字面来看,也可以看出千玺的这幅字刚正有力,非常大气,飘逸灵秀,字如其人。泱泱大中华,不曾断绝的五千年文化,一笔一墨都是故事,一鼎一画都是传说,浩如烟海的华夏文化,是每一个国人最值得骄傲的地方。

  后记:

  “原来国宝是可以活着的,因为有一些人,是会用自己的一生去守护它。”这句话让小编为之动容,作为华夏子孙,我们要做的是守护国宝,承担重责,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国宝“活”起来,延绵千秋万代。如今,大众特别是年轻人对文物和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日益提高,这是具有正能量的事。如果更多的优秀文化遗产能够得到关注,那便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骄傲。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1
其他更多

《国家宝藏》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热点新闻 2020-12-14 曾洁 0

推荐更多

根深花繁——源远流长的刺绣发展史

非遗传承 2024-11-24 李宏复 钟高翔 0

访古河北保定地区文物古建筑

建筑百科 2024-11-20 0

鸱鸮纹——中国传统纹样

东方文化 2024-11-20 十约日志 0

我来说两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