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两会观察:弘扬戏曲之美 传递文化自信

2017-03-22 15:35中安在线8697


  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全国两会期间,“戏曲传承和发展”的话题引发代表委员的热议——

  创排新剧彰显时代精神

  目前,我省戏剧舞台上依然活跃着徽剧、黄梅戏、庐剧、泗州戏、花鼓戏等百姓喜闻乐见的剧种。除了常演的经典剧目,每年都有一批新创精品剧目问世。

  “戏剧传承和发展的关键在于不断地推出新作品。”全国人大代表韩再芬说,“剧目是王道,出角儿靠剧目,传承发展戏剧也要靠剧目。”

  以全国一流为定位,以特色鲜明、经久不衰、影响广泛为目标,2013年以来,我省每年重点培育十大演艺品牌和十大影视品牌。戏剧领域涌现出黄梅戏《徽州女人》《小乔初嫁》《大清名相》《徽州往事》《半个月亮》《寂寞汉卿》、徽剧《惊魂记》《徽班进京》、庐剧《东门破》等一批饱含优秀文化基因、彰显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

  传统戏剧推陈出新,要在选题立意上与时俱进。全国人大代表朱海燕认为,新剧目的创作必须体现时代风貌,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戏剧薪火相传,不断演变发展。韩再芬说:“当代戏剧早已经告别了一桌一椅的时代,现代的舞美、音乐、灯光等技术元素都可以为传统戏剧所用。传承戏剧,既要保持传统韵味,又要符合现代审美。”

  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全国政协委员李修松表示,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才能推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戏曲作品。

  培养人才打造名家名角

  一个剧种要长盛不衰,除了需要有百姓津津乐道的经典剧目,更需要家喻户晓的名家名角,一个名角就是剧团的一块“金字招牌”。

  目前,我省各类艺术院校蓬勃发展,为演艺剧团输送了大批演员。除了个别剧种,黄梅戏、徽剧等主要剧种都后继有人,但人员不等于人才,能“挑大梁”的人才还是缺乏。

  “要给年轻演员留出空间,多给他们成长的机会。”韩再芬说,“演艺人才必须经过市场的历练,更要综合运用各类传播手段进行宣传推介,提高演员的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为了推新人,在韩再芬的力荐下,黄梅戏演员、新世纪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的吴美莲精彩亮相2017年央视鸡年春晚,向亿万观众展示黄梅戏的韵味。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重点打造的“今日头牌”也引起了戏迷们的关注,在这个舞台上,文武花旦王泽熙、余平等青年演员闪亮登场,赢得一片喝彩。

  在戏剧人才培养上,老艺术家的“传帮带”非常重要。朱海燕举例说,在徽剧《徽班进京》的创排过程中,省徽京剧院邀请国家级的艺术家参演,让年轻演员跟他们边学边演,这是最有效的传承。

  戏曲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韩再芬建议:构建老中青三代阶梯式培养模式,一代带一代,代代传下去。

  培育市场主动赢得观众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正值国家大剧院举办“第二届国家大剧院黄梅戏艺术周”,其中就有韩再芬领衔主演的《徽州女人》《女驸马》等经典剧目。“我白天在会场,晚上要到剧场,虽然比较辛苦,但是很值得。”韩再芬表示,希望通过一场场的演出,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和爱上黄梅戏。

  “传统戏剧的市场培育需要一个过程。”李修松说,在连续举办三届的安徽省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中,在我省新创精品剧目展演巡演过程中,都特意推出了部分低价票,一是为文化惠民,让普通观众看得起戏;二是为培育市场,吸引普通观众到剧院去欣赏传统戏剧的魅力。

  近年来,我省推出“戏曲进校园”“精品大戏周周演”“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让传统戏剧走进基层、走进社区、走进校园,传播传统戏剧文化,受到社会各界普遍欢迎。全国政协委员吴春梅建议,鼓励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参与特色课程教学,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化,打通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戏曲传承发展既需要“走出去”,也需要“请进来”。在“文化惠民消费季·好戏大家看”活动中,组委会都会邀请湖北、浙江、山西的戏曲院团来皖演出,一方面,让安徽观众欣赏不同戏曲的韵味,另一方面,也是戏曲团体互相交流学习的过程。在安庆举办的“国字号”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和特色号的“十一”黄梅戏展演周活动中,也会邀请湖北等地的黄梅戏表演团体相聚宜城,共同把黄梅戏唱得更响亮。

  “现在许多传统戏剧都已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虽然会获得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但戏剧本身的传承发展还要依靠自身的力量。”韩再芬说,与其在呼吁传承和保护中艰难度日,不如在不断的创作和演出中扩大影响、赢得观众。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推荐更多

辽代人有哪些交通工具?

历史解说 2024-10-14 0

落花流水纹——中国传统纹样

东方文化 2024-10-13 0

中国文物保护法规发展的历程

政策法规 2024-10-12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