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香——古人的生活搭子

2025-01-13 11:09香道19344沈小香

  现在年轻人热衷于找“搭子”,吃饭有“饭搭子”、唱歌有“歌搭子”、打游戏有“游戏搭子”......其实,古人也有他们的“搭子”,那就是“香”。独处沉思、品赏古玩、闲坐饮茶、艺文聚会时,都少不了“香”的陪伴。


  香,是古人日常活动中的完美“伴侣”,它清心悦神、畅怀舒啸、遣寂除烦的特性,为古人的生活增添了无限雅韵。


  陆游在其《焚香赋》中说:“杜荆扉而简出,方与香而为友,彼世俗其奚恤。洁我壶觞,散我签帙,非独洗京洛之风尘,亦以慰江汉之衰疾也。”对于陆游来说,香这位“好友”,可消解忧愁,缓解公事繁忙的压力,给他的内心带来抚慰和疗愈。



  息息跏趺證默存,瓶花交影篆香温。


  文人赏花注重观色、闻香、品姿、赏韵,有时为了增添品赏的雅趣,花事活动中还会搭配焚香。花香与炉香流转交融,能给人更为丰富的嗅觉感受。五代韩熙载就热衷此道,他认为“对花焚香,有风味相和,其妙不可言。”


  伴花焚香颇为讲究,要根据花材的品性选择相宜的香料,韩熙载有按花材配燃香料的“五宜说”,即:“木樨宜龙脑、酴醾宜沉水、兰宜四绝、含笑宜麝,薝卜宜檀。”


  韩熙载“五宜说”提到的龙脑、沉香、麝香、檀香都是没有歧义的香料,唯有“四绝”古籍中记载不多,依字面意思推测,应为四种香料配制的合香,可惜配方未有书籍记载。


  花与香的关系,若更亲密一些,便是“花谱通香谱”,将花香引入香料之中。南唐宫廷中的“李主花浸沉香”,就是用沉香与各种香花制作:


  沉香不拘多少剉碎,取有香花:若酴醾、木犀、橘花(或橘叶亦可)、福建茉莉花之类,带露水滴花一碗,以磁盒盛之,纸封盖,入甑蒸食顷取出,去花留汁浸沉香,日中曝干,如是者数次,以沉香透烂为度。


  “花浸沉”属于比较简单的合香。先是采集新鲜的香花,装在瓷盒里,入甑蒸出花液来浸泡沉香,然后将泡透的沉香放在阳光下晒干。反复浸、晒几次后,沉香濡染花之柔芬。焚之,烟缕中透着丝丝花香之气,久久不散“铜炉既消歇,花气亦逡巡”。



  万事萦思独坐中,炉香深处性灵空。


  古人闲坐放空时,喜欢焚上一炉香。看着袅袅轻烟,悠然飘动,似云似雾,给人一种悠然的意境感受。


  一炉清香,一个安静的空间,就是扫除琐事尘烦最好的方式。陆游有“俗事纷纷意不摅,兀如头垢念爬梳。东窗且复焚香坐,闲看微云自卷舒。”的诗句,正是描写了通过焚香静坐的方式,让自己心绪沉淀,从而于尘烦琐事中解脱出来。


  古人日常所用香品种类繁多,闲坐时,很多文人会选择焚柏子香:“细烧柏子供清坐,明点松肪读道书。”(陆游《幽居述事》);“柏子香消昼景迟,坐调元气学希夷。”(孙蕡《幽居杂咏》),以此来营造一种清幽的氛围。


  柏子香属于单方香,仅用柏实一味香料制作。周嘉胄《香乘》记载:“柏子实不计多少,带青色未开破者,以沸汤焯过,酒浸密封七日,取出阴干,烧之。”此法,是将柏实当作香丸焚爇。还有一种做法,是将焯过的柏实切碎再用酒浸,适合用埋炭法直接焚烧。


  柏子香古朴清雅,让人有回归自然的意境体验:“小斋柏子时一焚,便若置我山谷里。”经过文人长期构建,柏子香已经不是单纯的香料,而是成为清修生活的标志,代表了文人追求自然、清逸恬淡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



  煮茗烧香了岁时,静中光景笑中嬉。


  烹茶和焚香,是文人雅士追求精神享受和内心宁静的方式。在品茶享受温润口感之余,闲看炉烟轻袅,更别有一番韵味。


  徐兴公《茗谭》中说:“品茶最是清事,若无好香在炉,遂乏—段幽趣。”品茶需要好的心境,香,作为清心悦神之物,不仅能营造幽境的品茶环境,还能令人心境平和,更好的体悟茶趣。


  品茗焚香不可甜腻浓烈,否则会影响饮茶的心境和氛围,当选用气味清润的沉香。苏世让《次权洪牧》:“石鼎茶翻鱼蟹眼,竹炉香爇鹧鸪斑。”诗中的“鹧鸪斑”就是一种沉香。这种沉香颜色褐黑,带有白斑点,似鹧鸪胸前的细毛,故得名“鹧鸪斑”。


  沉香香气典雅沉稳,是让人感到舒畅的香味,用以伴茶,可互为生色。关于煮茶爇沉香的雅趣,屠隆《考槃余事》中有很妙的论述,他说:“煮茗之余,即乘茶炉火便,取入香鼎,徐而爇之。当斯会心景界,俨居太清宫与上真游,不复知有人世矣。噫,快哉!”


  煮茶时,借着炉火爇一炷沉香,随着香气的弥漫,空间变得清幽而静雅。在如此情境氛围中啜茗味谈,是身体的享受与精神的超脱。屠隆将这种体验比作“白日飞升”,让他在尘世中体验到超然绝尘的境界。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推荐更多

中国古建筑乾清宫的色彩有何寓意?

建筑百科 2025-01-11 周乾 0

“黼黻”怎么读?——图说龙袍十二章

东方文化 2025-01-09 思明居士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