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古建筑中的城池建筑

2024-11-05 10:39网络10320

  城池,又称“城廓”,其兴建源于军事防御功能。中国历史上各王朝耗费大量财力、物力建造坚固的城池以巩固王权。随着社会的发展,城池的形制也在逐渐变化。从早期的防避野兽和其他部族的侵袭,逐渐发展成为“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起到保护君王、看守国民的作用。



  从军事防御的角度看,中国古代城池的构筑可谓布局精妙,机关重重。在高大的城墙顶部,筑于外侧的有连续凹凸的齿形矮墙,称”垛墙“,上有垛口,可射箭和瞭望,下部有通风孔,用来保护墙体。此外,城墙内部也都修有环城马路和登城道。每座城门的正中央都建有城楼,这是城墙上精致美观的高层建筑,也是一座城池重要的高空防御设施,平日用于登高瞭望,战时主将坐镇其上指挥部署。


  中国早期的城池,绝大多数是土筑,到了明代以后,各地的城墙才开始大规模包砖。早在3000年前的殷商时代,中国的先民已经掌握了版筑的技术。所谓版筑,就是筑墙时用两块木板(版)相夹,两板之间的宽度等于墙的厚度,板外用木柱支撑住,然后在两板之间填满泥土,用杵筑紧,筑毕拆去木板、木柱,即成一堵墙。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版筑的技术更是大大提高,普遍采用悬版夯筑法,即用木棍穿过两侧夹板,以绳索固定取直,中间填土夯实。



  过去城墙是城市的主要防御线,也界定出城市的范围。材料大多就地取材,初期以竹、木栅为主;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改为以土石或砖等材料为墙。城池的城门数量由行政层级或规模决定。通常府城有8门,县城开4门,一般分置于东、西、南、北四方。城门座上的城楼称为“城门楼”,一般分为楼阁式和碉堡式。城门楼的底座称为“城门座”。出入城门的孔道称为“城门洞”。圈绕城门外的一道城墙称为“瓮城”,也叫“月城”。城内道路以联系各向城门之间的街道为主。



  不难看出,在古代传统地理观念里,城市是由城墙与护城河围就的生命活体。城市有各自的体形气质、灵魂个性,有神经中枢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进行着日夜川流不息的新陈代谢活动,形成了富有个性的灵魂。城池把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和城市的生产力、生产技术条件等城市构成要素融会贯通、捏合扬弃得淋漓尽致,酣畅谐调,实现了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统一。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中国古建筑之西安钟鼓楼

建筑百科 2024-12-04 0

中国古建筑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建筑百科 2024-12-02 0

中国古建筑在冬季如何保暖?

建筑百科 2024-11-28 0

推荐更多

中国古建筑之西安钟鼓楼

建筑百科 2024-12-04 0

广州陈家祠装饰“七绝”

建筑百科 2024-12-02 0

为什么古代的城市会有城墙?

建筑百科 2024-11-29 0

陕南羌族传统民居建筑特色

建筑百科 2024-11-29 曹丽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