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古代服饰文化——宋代官服

2024-09-09 11:28国学时代20373

  帝王服饰


  帝王服饰是整个服饰制度的基石和准绳,这在宋代以前的各朝服饰文化中都能找到很好的论据。因此,当中国服饰史发展到宋代,在制定服饰制度的时候,皇帝的冕服式样和配饰就着实让宋人头疼了一阵子,并且还因为皇帝的大裘冕是否符合古制发生了几番争论。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的服饰制度规定:皇帝的冕服为衮龙衣,绛纱袍,通天冠。可是,在开宝年间,有人别出心裁地在冕服的后面加上珍异巧缛,理由是冕服上没有珠翠的装饰。就是这个不遵古制的装饰引发了第一轮的争执。后来,重新制定的服饰制度除了对冕冠的尺寸、质料、颜色以及衮服的纹章等做了新的规定以外,还对百官的朝服制度做了调整。


  这次改动又引发了一场争论。那是在元丰年间,争论的话题大概是关于大裘冕的配套装束问题,陆佃认为穿大裘和穿裘赴时应戴同样的帽子,帝王穿的裘的外面要罩衮服,冬天衮服里面穿衮皮服,夏天则只穿外面的衮衣。宋神宗很赞成他的意见,还照做了一套冕服。


  到了宋哲宗时,关于大裘冕的争论又开始了。何询直也引用《周礼》作为根据,他认为衮冕应该是两种冕,而且是裘外加上衮服。冬天祭天时穿裘,夏天祭地时不能穿大裘,应该是穿着同一颜色的缯做成的大裘。最后,宋哲宗采纳了他的意见,这一场争论才告一段落。


  后来虽又有变动,但基本上都是根据这个定制略有增减而已,并未引起什么波动。宋代关于大裘冕的争论也就宣告结束了。


  通天冠仅次于冕服,通天冠用北珠卷结于冠上,有二十四梁,冠前有金博山加蝉做装饰。与织成云龙纹绛色纱袍、方心曲领、绛纱裙相配,腰束金玉带。


  远游冠为皇太子所用,十八梁,金博山不附蝉纹,其余的同通天冠一样。皇太子的服饰有衮冕、云游冠、朱明衣、常服。衮冕是祭祀时的礼服。冕,青罗表,绯罗红绫里,饰金银钑花,前后白珠就旒,二纩贯水晶珠。衮服,青罗衣绣有山、龙等图形,红罗裳绣藻、粉米等图形。朱明衣与远游冠配套而用,它是用红花金条纱制成的,里为红纱。常服为皂纱折上巾,紫公服,配犀金玉带。不难看出,皇太子的服饰是“准皇帝”的衣着。


展翅幞头、圆领黄袍、红带、皂靴帝王宋太祖像


  文武百官


  宋朝官员的服饰开始时仍然沿袭晚唐的服饰制度,直到新制颁布后,才逐渐将服饰分为祭服、朝服、常服、时服,戎服以及丧服。但是服饰制度却明确规定:不同的场合要穿不同的服饰,不同的等级也有不同的服饰要求。最典型的还是当属官员的朝服和公服。


  宋朝官员的朝服沿袭了唐代官服的特点,朱衣朱裳,里面穿着白色罗中单,外面扎系罗料的大带,身上挂着锦绶、玉佩、脚上穿着白绫抹黑皮履。朝服的样式是统一的,官职的高低是以搭配的不同来区别的。主要是在有没有禅衣和锦绶上的图案体现级别变化。官员穿着朝服的时候,必须戴进贤冠貂蝉冠和獬豸冠。不能戴别的冠,更不能不戴冠。进贤冠的梁数也有所增加,最高的有五梁冠,最低的有二梁冠。手里要拿着笏(手板)。


  宋代官服中最有特色、最有创新的是男子的首服——幞头。无论是皇上还是文武百官,除了参加祭祀典礼的时候需要戴冕冠之外,一般都戴幞头。幞头分为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一共五种。幞头的名称很多,有交脚幞头、曲脚幞头、宫花幞头、牛耳幞头、玉梅雪柳闹鹅幞头等。官吏上朝面见皇上时带的幞头大多是直脚的,有一尺多长的帽翅,这种幞头还有一个名字叫“交头接耳”。据说,这是皇帝防止臣子上朝时交头接耳而设计的。这种幞头是方形的,上面有一折,幞头背后的左右两侧各伸出一只脚。


  这个时期的幞头已经完全脱离了隋唐时期巾帕的形式,而变成一种帽子。由于幞头变成了帽子,并成为文武百官的规定服饰,所以这个时期的一般文人雅士,又恢复起古代的幅巾制度,以裹件为雅,称为“高装巾子”。当时的巾子常以名人的名字命名,如“东坡巾”、“程子巾”、“山谷巾”等。东坡巾相传是名士苏东坡所戴的巾,是用乌纱做成的两层的幅巾,前后左右各折一角,形状似桶。


  宋代官服中有明确等级之分的配饰主要有腰带和鱼袋等。腰带一般分为前后两部分,一部分钻有圆孔,用来穿扣针,两端用金银作为装饰,名字叫“紽尾”。穿戴时两端的紽尾必须朝下,表示对皇帝的臣服。另一部分缀有一列“銙”,区分等级的标志,銙的形式以方形为主,其次是圆形。佩戴数量根据官位而定,具体的名称根据它的质地来确定,如金銙、玉銙等。銙的质料在宋代因为等级的差别而有不同,有玉、金、银、犀、铜、铁、角、石、墨玉等。如帝王的革带叫“排方玉带”,把四个方形的玉饰,五个圆形的玉饰嵌在腰带上,三品以上的王公大臣也使用玉带,四品的官员佩戴金饰革带;五品、六品的官员使用黑银饰的革带;其余的小官小吏使用黑银饰或犀角饰的革带;一般的文人使用铁脚饰物装饰的腰带。穿戴的时候,銙的一面要佩在腰后,因为当时的礼服袖子都非常大,穿这种衣服时,双手一般不能垂下,只能交叉在胸前,否则衣袖就拖在地上了。所以,把銙放在腰后不会被大袖挡住,人们从背后就可以识别身份。


  宋代规定,穿紫衣者(高级官吏)带金鱼,穿绯衣者(中级官吏)带银鱼,都系在带上而垂于后。


《春游晚归图》中幞头袍带的赴任官吏和短衣缚袴的随同差吏


《散乐图》中辽人乐部仍着北宋幞头宽衫官服的绛员


  宋代戎服


  宋代军队平时防卫巡逻作战,常穿战袄、战袍。官兵作战时通常要穿铠甲。铠甲表面缀有金属薄片,用来保护身体。


  宋代有一种特别的铠甲——纸甲。康定元年诏令江南、淮南州军造纸甲三万副。它是用一种特别柔韧的纸加工的,叠三寸厚,在方寸之间钉有四个钉,雨水淋湿后更为坚固,铳剑难以穿透。



  仪卫军的甲衣,粗帛为面,麻布为里,用青绿颜料画成甲叶图案,加红锦边,红皮络带,前胸绘有人面二目,自背后至前胸缠有锦带,并由无色彩装。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推荐更多

八音玲珑纹——宋锦纹饰

东方文化 2024-11-04 0

宋朝人的“社保卡”有哪些福利?

历史解说 2024-11-03 刀锋 0

敦煌壁画是如何绘制的?

东方文化 2024-11-01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