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五经”之一,也是“五经”中与人类情感和生活最为相关的。孔子说,《诗经》可以用来“兴观群怨”,可以用来“事父事君”,还可以用来“多闻鸟兽草木之名”。正因为如此,举凡国之大业与世俗民情,无不有《诗经》的印痕。其中,中国文人最热衷的书画,与《诗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诗经》中的篇章句意和名物制度为题的作品,到系统绘画的《诗经》图,《诗经》图逐渐成为一个普遍而重要的创作类别。
从文献记载来看,《诗经》图最早出现在东汉末年。汉末,刘褒将《诗·云汉》“倬彼云汉,昭回于天”之境写意成一幅《云汉图》,让人见之觉热;又画《邶风·北风》成《北风图》,使人见之觉凉。此后,以《诗经》为题材的绘画越来越多,如西晋时期卫协的《毛诗北风图》和《毛诗黍离图》,随后有陆探微的《毛诗新台图》、戴逵的《临深履薄图》、刘斌的《诗黍离图》等等。
而在《诗经》图史上最著名的事件便是南宋马和之取整本《诗经》绘作的《诗经图册》,这也是现存最早的《诗经》图像,现有十余卷,按照“风”“雅”“颂”可以分为三部分,如《唐风图》《陈风图》《豳风图》《鹿鸣之什图》《清庙之什图》《节南山之什图》等。各卷形式一致,每卷若干图,每图表现一首诗,“左图右文”,画有人物、山水、鸟兽、花卉。诗文用楷体写成,传为宋高宗赵构或孝宗赵慎所书,但经考证应为画院书手摹拟而成。
《唐风图》是根据国风中《唐风》的十二首诗歌所绘,分别是“蟋蟀”“山有枢”“扬之水”“椒聊”“绸缪”“杕杜”“羔裘”“鸨羽”“无衣”“有杕之杜”“葛生”“采苓”,文字部分抄录的每首诗前面都带有小序以表政教之意。
南宋 马和之 《唐风图》“蟋蟀”
画卷第一段为“蟋蟀”,画家画树下落叶满地,巧妙地暗示了节气的变迁,秋到冬至。屋宇门内画一人凝神屏气侧耳倾听,暗合首句的“蟋蟀在堂”,再次点出诗歌中描述的意境,大有“举头忽看不似画,低头静听疑有声”之意,看到此处不由感慨“谁说画无声”。画面右边还有二人正在向一个欲外出游玩的白衣士人拱手而别,由此表达了时光易逝,应在忙碌的同时还要及时行乐,才不负光阴,从而反应出了诗歌原本的含义。
南宋 马和之 《唐风图》“山有枢”
《唐风图》的第二段“山有枢”,这篇是讽刺那些擅于聚敛财富而又舍不得使用的守财奴。在马和之的图绘中,我们看到一户贵族大院里闲置着钟鼓乐器,这户有钱人却不舍得使用这些名贵的钟鼓乐器。而他的马,也舍不得骑,吝啬的守财奴形象在这幅图绘中得到了明确的表现。
南宋 马和之 《唐风图》“扬之水”
“扬之水”为第三段,诗歌意思说的是,晋昭公将自己的叔叔桓叔封到曲沃,曲沃是在桓叔的治理下,日益强大,威胁到了国君的地位。正所谓,“一山难容二虎”,一场内战几乎无可避免。画面中间大段为水,远景一角为树木繁茂的坡地,左下角一行人物回首伫立,凝神于蹿腾的湖水,马和之利用了诗歌起兴的水,借景以引其情,将这个要投奔曲沃的人的心里的波动通过水流描写出来。
南宋 马和之 《唐风图》“椒聊”
第四段“椒聊”,画面以花椒树为中心,果实累累,这完全是对诗歌中“椒聊之实,蕃衍盈升”的直译,诗歌原本也是以此起兴。同时树下的两人手指向树,一人回顾一人迎合,似乎在赞颂着花椒的枝繁叶茂,点出诗歌所吟诵的“椒聊且!远条且!”
南宋 马和之 《唐风图》“绸缪”
第五段为“绸缪”,诗歌讽刺的是当时晋国的混乱状态,画面绘一正在捆绑柴草的农夫,举目望着天空,也是取了“绸缪束薪,三星在天”来进行的诗意描绘。“绸缪”一词为紧紧缠绕的意思,有缠绵之意。
南宋 马和之 《唐风图》“杕杜”
“杕杜”为第六段,描述的是一种无兄无弟的孤独感,画作者安排棠梨树下一人独自而立,神情十分落寞无助,其余几人在画面最右侧,似是头也不回地离他而去,这种气氛非常自然地迎合了诗意。
南宋 马和之 《唐风图》“羔裘”
第七段为“羔裘”,其诗意为讽刺傲慢的卿大夫。画中有一身着羊皮袍自豹袖口坐在高马大车之上的士大夫,一路驶过,面露高傲之色,车后两个路人正在侧目,对其指指点点,而士大夫却毫不在意。以此来传达诗意。
南宋 马和之 《唐风图》“鸨羽”
第八段“鸨羽”是《唐风图》中唯一没有人物出场的画面,鸨鸟是只能在水中或沼泽地行走和奔跑的鸟,不能在树上栖息。然而,马和之却画了两只鸨鸟栖息在树上,而另外两只则飞向树上。这个违反自然法则的场景被用来讽刺当时政治环境的黑暗,鸨鸟象征着那些被强迫徭役的农民。原本复杂的诗意,被马和之巧妙地用富有诗意的图画形式表达出来。
南宋马和之《唐风图》“无衣”
第九段“无衣”,画面上有四个人物,简洁无背景。画面中心两人聚在一起,其中一人唇齿微张,似正在说着什么,另一人束冠欲行又似在凝神沉思;另有两个人各站在左右两旁,其中一人佩剑手持一长杆,顶端缀毛似是旄节,象征着此人是使者的身份。这是依据诗前小序所作,意为此诗是赞美晋武公的,《孔疏》云:此诗为“请命之词”。当时很多有识之士都来请命效忠晋武公,画面描绘的正是这一场景。
南宋 马和之 《唐风图》“有杕之杜”
第十段为“有杕之杜”,画面仍然是画一株棠梨树在中间,而周围画几组人物,或回首,或正视,似远离又似靠近,讽刺的是晋武公不能求贤一事。
南宋 马和之 《唐风图》“葛生”
第十一段“葛生”篇,此诗本义乃妇人悼念丈夫的诗,诗句缠绵悱恻感人至深。葛藤是一种蔓生植物,需要盘绕在大树上才能生存,诗歌以葛藤爬满大树起兴。画一女子独坐于窗前,凝神而思,神情黯然,四周绿荫环绕,湖水汪洋而消失在远方,无论是女子的神情还是画面中的环境都透出一种孤寂感,很好地将诗歌中流露出的本义做了诠释。
南宋 马和之 《唐风图》“采苓”
第十二篇“采苓”,其诗原意说的是不要相信谗言。马和之画山间三人,一人手持竹篮似是应对诗文“采苓采苓,首阳之颠”,另有两人在旁,一人正在问路,同伴则流露出的怀疑神情,由此将诗意烘托而出。
南宋 《清庙之什图》 “昊天有成命”
除了《唐风图》外,还有根据《诗经》中颂诗所绘的画卷。如《清庙之什图》,其取材于《周颂》,共十篇。
这一画卷暗含了一种连续模式。第一篇《清庙》画太庙殿堂正面正门,院中人们面朝殿堂,一派正在祭祀的场景。第二幅《维天之命》画殿堂一角台阶处特写,人仍然是面向着殿堂祭拜,最前面的一人身着龙纹冕服。第三幅《维清》和第二幅同样的场景,只是殿堂前祭祀已完毕,正在乐舞送神,画两组人,一组正在舞蹈,动作整齐而有气势,另一组席地而坐正在演奏。第四幅《烈文》只画人物,背景空白。画中人物皆华服,中一人着白衣,此为怀念先王诸侯互相勉励的场景。第五幅《天作》是一幅山水画作,画面一半为高山峻岭,绵延到前景中,另一半空白,隐约无数屋宇隐于其中。接应的第六幅《昊天有成命》则是在山上的祭祀的场景,着冕服者在山上祭拜,其他诸侯列于山脚下。第七幅《我将》画面再次回到殿堂,这次镜头拉近到殿堂第一层的台基上,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殿内祭祀的贡品。画中人们在行跪拜礼,周围有奏乐者,据说这是祭祀文王的礼仪。第八幅《时迈》为武王巡视诸侯祭祀山川的诗歌,画面山路蜿蜒,一队人马浩浩荡荡正在向山上行进。第九幅《执竞》又回到殿堂台阶前,不过这次是正面场景。人们正在向庙堂前行,左右两旁有人正在演奏乐器。第十幅《思文》,画农田山脚下祭祀后稷的场景。
南宋马和之《闵予小子之什图》
在众多《诗经》图中,《豳风图》历来是一个重要的母题。《豳风》是《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为先秦时代豳地华夏族民歌,多描写豳地农民的日常生活情况,是中国最早的田园诗。最早以《豳风》为题材作画的人是晋明帝司马绍。谢赫的《古画品录》中称他“虽略于形色,颇得神气,笔迹超越,亦有奇观”。据记载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彦远曾见其《豳诗七月图》。虽然这幅画早已失传,但其地位不容小觑,可以说是确立了《豳风》的文图母题,开“绘《豳风》”之先河。
南宋 马和之 《豳风图》“七月”
此后,唐代的阎立本,宋代的李公麟、马远、马和之,元代的赵孟頫、林卷阿、盛懋,明代的周臣、文徵明、谢时臣、丁云鹏以及清代的吴求、管希宁、沈源、唐岱等,这些画家都画过《豳风图》,创造了一段颇具特色的《豳风图》史。这些作品有的已佚失不见,有的只剩下残卷,能完整地保存下来的实不多见。现存最早的是便宋代马和之所作的《诗经图册》中的《豳风图》。
马和之《豳风图》,有“七月”“鸱鸮”“东山”“破斧”“伐柯”“九罭”“狼跋”七篇,采用左图右书的方式。画卷开头是根据《豳风·七月》一诗所绘,这一段将豳地农家一年的农事活动绘为一幅画,画中右侧人物错落在山水农田之间,他们或观看“流火”,或采桑或摘枣,耕田的农官、农夫、妇人被云石、树木隔开,井然有序。左边的场景主要描绘年终献羔祭韭、朋酒斯飨、跻彼公堂的祭祀与宴乐。画面笔调古朴,贴合诗意,又根据画作的形式和表现特点对内容做出了合理的调整和安排,疏密有致的布局赋予了画面安闲适意而又时令紧凑的节奏感。
《豳风·七月》作为《诗经》中篇幅最长的作品,地位特殊,乃天下之至文,被称为“煦煦然有太古之风”,且一年四季娓娓道来,内容丰富,叙事雅澹,成为《豳风》类图画的主要表现对象。
南宋 马和之 《豳风图》“伐柯”
南宋 马和之 《豳风图》“九罭”
对其余六首诗作,画家各取心中诗意,对诗篇文字细细描绘。如“鸱鸮”一段,画作采取原文通篇比喻的方式,画面中不见人物,只有一棵虬曲苍劲的古木,枝桠上飘飘摇摇一个小巢,上栖一只孤鸟。而如“伐柯”“九罭”,画家则又画出诗人的形象,借诗人之目表现所见的伐木、捕鱼或飞鸿等事件与物象。整幅画作表现方式灵活多变,意象紧贴诗篇而行,同时构图疏密浓淡相宜,兼备诗意与画意。
南宋 马和之 《豳风图》“破斧”
马和之的《鹿鸣之什图》,取材于《诗经》中的小雅,共十段。第一段为“鹿鸣”,此诗记录了帝王宴群臣嘉宾之事,意在劝为君者应行王者之道,应该施惠于下臣及友邦,才可延续其统治。画面上,一所豪华的宫殿里华灯盛宴,一帝王模样的人坐于殿中,嘉宾与大臣坐于两侧,以突出帝王宴请嘉宾大臣之意。殿外丹墀之下,内侍环立,乐师正在鼓琴和乐,以乐君臣。右侧是高大的树木与叠起云雾,仿佛形成一道屏风,将场景自然地隔开,群鹿在山谷中觅食,或鸣叫或奔跑,各具姿态。
南宋 马和之《鹿鸣之什图》“鹿鸣”
第二段“四牡”描绘的是外国使臣来朝时路上的情节。画面上,一辆四驾马车向左行驶,马车上坐有一个人,手持方旄,马车前有四名仆从,两名手挽马缰绳,车后一人跟随。背景只画了一簇树木,显示出道路的荒凉和使臣出使途中的艰辛。
南宋 马和之 《鹿鸣之什图》“四牡”
“皇皇者华”为第三段,此段绘山间路上有一架马车正逶迤行进,车中一人手握缰绳坐于车中,车旁一随从手中执使臣所用之节旄,仆从们拿着不同的物品跟在马车前后。此段所绘应是使臣奉王命出行的场面。
南宋《鹿鸣之什图》“皇皇者华”
第四段为“常棣”,常棣是一种木本植物,又称棠棣或唐棣,其花为一至三朵并生,故传说周公作《常棣》诗以喻兄弟和睦。此段绘坡岸上三人立于水畔,形貌几乎相同,似乎表现的是兄弟三人正在观看生长于水中的植物。水中植物亦为三株,错落生长,或即为常棣之木。封建社会讲究孝悌,悌即喻兄弟和睦,此诗此图皆意在于此。
南宋马和之《鹿鸣之什图》“常棣”
第五段“伐木”绘二人于山谷间砍伐树木,四周山高草深,树木茂盛,二人手执利斧在一株较矮小的树下做砍伐状。画面取原诗中“伐木丁丁,鸟鸣嘎,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之意略加展现。图中二人视线均集于树上的一只栖鸟身上,以扣紧“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之主题。
第六段“天保”描绘崇山峻岭,乔松笔挺,波澜碧海,瑞霭氤氲,红日自水面升起,皎月掩映于峰峦之间。
南宋 马和之 《鹿鸣之什图》“伐木”
南宋 马和之 《鹿鸣之什图》“天保”
第七段“采薇”,其诗是遣戍役时所用之歌。此段图绘山峦间,一队车马正右向奔驰,驾车之马皆着甲胄。旌旗冽冽随风飘舞,马蹄得得声踏破了山间的宁静。画面上,只出现了七人八马,山坡顶部旌旗招展,给人千军万马同来的感觉。诗中反复强调戍边战士远离家乡,因边境未定而饥寒交迫,并鼓励他们为国家做贡献,抵御外敌入侵。
南宋 马和之 《鹿鸣之什图》“采薇”
第八段“出车”描绘王者乘车出郊慰劳戍边而还的将士的场面。画面中,五辆车马向左行进,盔甲整齐,兵刃森森,军旗飘扬。场景以车马和人物为主,背景只有几丛杂树点缀其间,远处的山丘若隐若现。
南宋 马和之 《鹿鸣之什图》“出车”
第九段为“杕杜”,此处该诗为慰劳国家征发的劳役之诗。此诗从妇女思念外出服役的丈夫的心情出发,从侧面反映出征夫之辛苦。图绘山峦间,一处茅屋隐现于林木间,一位妇女手挽提篮正在向远处眺望,似正在祈盼着逾期未归的丈夫。远处山顶旗帜隐现,似喻意其夫将还之意。
最后一段“鱼丽”绘一池境,塘中二人划一小舟,肩扛捕获的鱼正向岸边而来,岸上二人正在指点谈论。此段意在表现政权安定后,物阜民丰,然“始于忧勤,终于逸乐”,故需取之有时的为政思想,对统治者施政有一定的劝戒寓意。
南宋 马和之 《鹿鸣之什图》“鱼丽”
从十段诗画的内容可以看出,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如“鹿鸣”表现君王施政,“四牡”“皇皇者华”表现内外交往,“采薇”“出车”则表现军事方面,“常棣”“伐木”则表现孝梯伦理等,将《诗经》部分内容以直观的绘画形式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