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浅谈福州三坊七巷古民居建筑

2023-07-26 09:18闽学研究28816林蔚文

  唐宋以来,福州等地民居建筑深受中原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以中原传统建筑风格为主,以地方建筑形式为辅的民居建筑格局。


  三坊七巷是福建省会福州著名的古民居建筑群,其历史至少可以溯及唐宋时期,至明清前后保持了现在的规模和格局。其地在今福州市鼓楼区西侧,三坊分别为衣锦坊、文儒坊和光禄坊,七巷分别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和吉庇巷。



  三坊七巷均为东西走向,坊、巷之间分别由著名的南后街连结起来。南后街有如中轴,三坊在轴西侧,七巷在轴东侧。三坊七巷的范围,南起安泰河沿(唐利涉门),北至杨桥巷,东以南大街为界,西抵西护城河沿(今通湖路)。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拓展,如今杨桥巷、吉庇巷均已扩展为大街,实际上七巷仅存五巷。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是中国东南地区现存最大的古民居街区,集中了大量保存完好、极具地方特色的明、清古建筑,被称为中国“明清古民居建筑的博物馆”。街区内现保存159座明、清、民国时期历史建筑,包括全国重点文保单位9处,省级8处,市级2处,区级1处,市级挂牌保护8处,历史保护古建筑131处。


  三坊七巷的建筑物以众多颇具特色的古民居为主体,此外,还有不少从属于住宅的亭台楼榭等园林建筑,以及一些庙宇、祠堂、会馆和公共娱乐活动场所等。唐宋明清前后,居住在三坊七巷的居民中,相当部分是一些权势显赫的达官贵族以及富甲一方的富绅巨贾,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文儒书生和其他社会上层人士。由于上层阶级的名流人士聚居于此,因此三坊七巷逐渐成为省会福州的高尚府第,其间的各种宅院建筑也越建越好,富有特色。



  三坊七巷古民居建筑的主要风貌体现于青瓦白墙、石板深巷、各种雕刻精美的建筑饰物和风火墙等。特别是那栉次鳞比的风火墙,从高处俯视,犹如此起彼伏的层层波浪,情景颇为壮观。三坊七巷的传统建筑格局则是坊巷纵横,曲径通幽;深宅大院,高墙环绕;兼之青瓦白墙,精美装饰,极富地方特色。


  在设计布局方面,三坊七巷的民居住宅十分注意座向的选择,无论大门开向如何,住宅建筑总是取坐北朝南或坐南朝北。由于福州自然气候特点是东南风居多,这种选择顺应于自然环境,取其易于通风和冬暖夏凉的特性。


  三坊七巷的富家豪宅一般分大门、院落、庭园及其他附属建筑三个组成部分。一般是门、院落安排在一个轴线上,庭园及其他附属建筑则安排在轴线的另一侧。主次分明,设计科学。此类住宅的大门往往单独形成一组建筑,有的宅院的门多达四道,在门与院落之间,往往还用一道高墙阻隔。总体看来,大体有五种形式:



  一、用规整巨石架设门框,在石框后安装厚实的版门,这道版门主要用于安全和防卫。有的宅院还在石框内沿石框大小安装一道雕花或拼花的双开花门,门额上方架有用斗拱悬挑的单坡小雨遮。这道门主要起装饰作用,给人以小巧玲珑的感觉。


  二、用石门框,配以厚实的版门,门上装铜铺首,门后用铁拴以加固。


  三、有的大门有三开间六扇门或明三暗五的六扇门,此类门前往往有宽敞的门廊,廊的顶棚用弯椽,双坡顶,门两侧是高大的马头墙,显得排场气派。大门以内两侧一般都设门房,供轿夫、仆人居住使用,也有一侧附设厕所的。凡属此类大门,往往都是独成一个单元,并有一高墙与院落隔开。要进入院落,还需要过一道石门框和厚实的版门。


  四、门与院落不在同一轴线上,大门与门房组成单独单元;大门内一侧,有通院落的屏门。


  五、大门内不设门房,大门后即是院落前回廊,回廊必有一道插屏门,遮住直对正坐建筑的视线。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探访三坊七巷楹联里的文化密码

建筑百科 2021-02-01 高建进 张诗瑶 0

福州三坊七巷——历史名城的文化街区

建筑百科 2019-05-05 秦半两 0

推荐更多

宋代官式建筑木构架类型

建筑百科 2024-09-13 0

古建筑门楼墙饰之砖雕

材料百科 2024-09-12 0

汉服上的神话故事纹样

搭配 2024-09-11 李思雨 许诺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