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古建筑中的祠堂文化

2023-03-30 13:42网络23376

  祠堂是汉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祠堂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


  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宗祠祭典代表着汉族祖先信仰的优秀文化形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地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这种家庙一般称作“祠堂”,其中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


  “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


  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汉族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许民间皆联宗立庙”,后来倒是做过皇帝或封侯过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称宗祠。



  一、古建筑祠堂的文化意蕴


  祠堂除了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还具有多种用处:


  1.家族里各房子孙有办婚、丧、寿、礼等事,族亲们便利用这宽敞的祠堂作为活动场所;


  2.祠堂也是族长们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接受处罚,甚至驱逐出祠,在某种意义上说,祠堂就是封建道德的法庭;


  3.祠堂还可以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族人们在这里举行宴请宾客等文化娱乐和社交应酬活动;


  4.大家族的宗祠还附设学堂,让族人子弟在这里读书求学。正因为祠堂的功用如此之大,故其建筑是相当讲究的。


  祠堂一般都比民宅大、质量也更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的祠堂也就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都是建立祠堂的先决条件。


  祠堂多数会有堂号,堂号由族长选定,请族人或外姓高手书丹,制成金字匾额高挂正厅,两侧附挂姓氏渊源、族人荣耀、妇女贞节等匾额,讲究的还配有楹联。祠堂匾额的内容、规格和数量都是全家族的荣耀。


  堂内供奉着历代祖先的玉容和牌位,有的祠堂门前还置有旗杆石,表明族人得过功名,以彰显资本并激励后辈继承和发展。


  祠堂是非常严肃之地,族规甚严,别说是外姓,即便是族内的妇女、儿童也不许擅自入内,否则要受到责罚。华丽而庄严的祠堂正是这个家族荣耀和兴旺发达的象征。



  二、祠堂建筑平面布局


  祠堂建筑平面布局,虽常因地形及用地限制发生变化,祠堂的建筑风格各式各样,建筑规模多数在10到20间之间,个别大的祠堂有数十问,都是以较严肃的殿堂组成。


  大部分祠堂有高大的墙门、门楼、照壁、正殿、庑房、享堂等房屋建筑,正厅两侧有厢房等建筑。庭院植有树木花草,庄严典雅。


  但总体上仍不外乎传统的中轴对称、纵深布局的方式。其纵向进深及横向路数,随祠堂规格、建造者财力及用地规模形态而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


  1.单进、单路祠堂


  即由单座建筑(享堂)构成的祠堂,如刘猛将祠、王绂、陆羽祠,这类祠堂数量较小,是一种简式祠堂。


  2.两进祠堂


  即由祠门、享堂构成的祠堂,两侧或由两厢或廊道连接,近似民居院落,侧翼有时设置祠丁居住的别院附房,如陶中丞祠、周敦颐祠,这是惠山镇祠堂的主要模式之一。


  3.三进祠堂


  即由祠门、享堂、寝堂(或后楼)或祠门、二门(也可称仪门,其后部有时有享堂设有戏台)、享堂构成的祠堂,侧翼亦可能有祠丁居住的别院附房,前者如顾可久祠、薛中丞祠、周文恪公祠,后者如张中丞祠、原陆宣公祠,这也是惠镇祠堂的主要模式之一。


  4.四进祠堂


  即由祠门或门楼、二门(也可称仪门,其后部或有面向享堂的戏台)、享堂、后堂构成的祠堂,两侧可能有边路,如原华孝子祠、春申君祠、扬四褒祠、昭忠祠,此类祠为敕建的官祠,规格较高由官方定期祭祀。


  5.三路四进式或边路三进式


  主轴线保持三进或四进,并有左、右两路或一路,一进或二进式。


  如王恩绶祠,是平面布局为最完整的三路四进式;张中丞庙为两路三进式(西路由许远殿、鲁班殿、垂花厅组成);邵宝祠为两路三进式(有北路超然堂)。


  三、祠堂的分类


  祠堂的种类繁多,随着历史的发展,祠堂衍生了很多的门类和功能。从形制和规模上看,它们千差万别、形形色色,却又都叫祠堂。所以,祠堂划分是很复杂的,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但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属性分为三类:庙祠、专祠、宗祠


  1.庙祠


  庙的出现比寺要早,它与中华文明的发展密切相关。最早把供祭祖宗神位的屋舍,叫做“宗庙”。宗庙的设置与宗法制度密不可分;


  古人把祀神之处也叫“庙”,如“城隍庙”;王宫的前殿也称作“庙”,如“庙堂”、“廊庙”就是指朝廷。对胸怀大志有栋梁之材的人则称“廊庙器”,意思就是在夸此人能够肩负起朝廷重任。


  根据等级的不同,设置宗庙的规模也不一样,据西周祭祀制度的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无庙”。帝王之祖庙称“太庙”,凡有官爵者其祭祖处称“家庙”,也称“宗祠”。


  不论太庙还是家庙,在概念上又都可以称作“祠”,是纪念先祖和前代贤哲的地方,如山西太原的“晋祠”、成都的“武侯祠”、杭州的“武穆祠”以及苏州的“五百贤祠”等。


  2.专祠


  是指为了纪念其功德,而为特定的人或神建立的祠宇。有大功德于民者,得敕封神号专立祠庙;以身殉职或亲民之官,在立功之地或原任职之地建立专祠。


  这些纪念某人功德性质的专祠,由于民间对它们的祭祀崇拜之情,其保存时间和流传之广都远远超过了家族性质的祠堂。如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就在四川成都、河南南阳、北京等地都有,并至今得以保存。


  3.宗祠


  【1】总祠


  数县之内范围较大合族共祀的宗祠,为宗祠中较大的宗族组织,它虽然仍是血缘维系的宗族组织形式,但祭祀的范围已经超出了同姓同宗的血缘关系,包括了较大地缘范围内的同姓同族不同支派、血缘相对较远的族系,甚至包括有一定血缘关系的异姓家族。


  【2】宗祠


  此类宗祠即俗称的祠堂,它是从支宗或若干家庙(家堂)聚合升格而成。无锡惠山古镇祠堂群较多,它是以一个同姓、同宗各支的宗族共建合祀先祖的祠堂。


  【3】家祠


  合户之祠,又称家庙,是祠堂类型中最小的一种规格,祭祀的范围限于高祖以内五世之祖,也是早期的民间祠堂形制。


  【4】支祠


  宗祠下属的分祠或各支的支祠,又称小宗祠,由一个同姓家族支派所组成的血缘组合,地域范围较小,血缘关系更亲近,长幼字辈十分明确。



  (二)按其性质分为八类


  墓祠、寺院祠、书院祠、园林祠、会馆祠、忠孝节义祠、名宦乡贤祠、祭祀祠等,其中,忠孝节义祠又可分为忠烈祠、孝子祠、节妇祠、义士祠、祖师祠等许许多多纪念性质的祠堂建筑。不同的祠堂有着不同的意义,为人们寄托和表达着不同的情感。


  (三)祠堂按照其建筑目的分为公祠和私祠:


  1.公祠


  纪念出身于当地的官宦,并有一定建树的人物,称为某公祠或节孝祠等。


  公祠有两种修建方式:一种是民众集资修建的,如诸葛亮这样的名人,往往很多地方都为他建立祠堂,湖北的襄樊、河南的南阳、陕西的汉中等地方都建有诸葛亮的祠堂;还


  有一种是皇帝颁诏修建的,如山西省代县县城东20公里处有个“杨家祠堂”,就是为了纪念宋代爱国将领杨业父子的,是元代时他的第十七代孙奉旨修建的。


  2.私祠


  是同一姓氏的族人为祭祀其祖先而自行出资建立的、本家族私人性质的祠堂。一般称为某氏宗祠,在南方几乎所有的姓氏都有祠堂,如张氏宗祠、王氏宗祠、李氏宗祠、赵氏宗祠等。


  中国的祠堂是祭祀文化的综合体现,其内涵和形式极其复杂,它有着歌颂英烈先贤、弘扬正气、强化家族意识、延续家族血脉、维系家族团结等重要意义。


  以唐代建筑佛光寺大殿为原型进行精细绘制,为表现建筑内部与外部的美,分别绘制建筑外立面与剖面,并分离放置以更好的观赏,进而形成立体的效果,并将中国唐代名画《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捣练图》中的人物形象融入其中,赋予建筑以生机。


  魏氏是浙江最大姓氏之一,而枫桥镇的魏廉村则是魏氏宗亲的所在地。


  魏氏祖先在元代从上虞清潭迁来此地定居,迄今已有七百余年,经历风霜雨雪洗礼,其间不乏赤胆卫国之士,也不缺政界、科技界、教育界、商界等仁人志士。


  位于魏廉村魏家坞自然村西端的“太廉堂”因纪念南宋丞相魏杞而得名,现在成为了魏氏祖庙,魏氏祖庙最初为族人祭祖、议事之地,其中“太廉堂”三字和楹联“使才惊北敌,相业震南朝”皆为宋孝宗御赐。


  那么,宋孝宗为何要赐字与魏杞?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魏杞(1120~1183),字南夫,1142年(南宋绍兴十二年)进士,后擢太傅寺主薄、宗正少卿。南宋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八月,经大臣推荐,由魏杞出使,携带宋孝宗国书前去金国谈判。


  魏杞北行之前,回鄞辞别老母,母亲鼓励他“好男必尽节报国”。魏杞在去金邦路上累遭金兵刀枪威胁,甚至利刃及颈,但仍以大国使者身份,理直气壮,视死如归,直达王宫,订立了“隆兴和议”。


  魏杞回朝时,金邦钦佩他的人品、学识和胆略、赠了一批金银礼物,魏杞婉言谢绝。宋孝宗赏赐他一大批珍宝,魏杞“一介不取,悉归于官”。宋孝宗赞他“卿亦太廉”,遂以“太廉堂”三字赐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魏杞出任右丞相,他官位显赫并且洁身自律,始终将御赐的“太廉堂”三字挂于自己居宅以自勉。


  太廉堂坐东朝西,共三进:


  第一进门厅(为民国年间改建),面阔五间,明间五架抬粱用三柱七檩,后檐设戏台。次间四柱七檩,穿斗结构。


  第二进中厅,面阔五间,明间五架抬粱后带双步,前槽船蓬轩,四柱九檩。前槽月梁雕刻花卉、人物图案,上置花篮状挂柱。次间设中柱,穿斗结构。中厅用材粗壮,雕刻精细,造作比较讲究。


  第三进后厅,五开间,为开敞式厅。明、次间五架抬粱带前后双步,四柱九檩。梢间设中柱,穿斗结构。檐柱牛腿镂雕仙鹤、花卉图案。后厅造作较为简单。


  中、后厅间以过廊相连。各进之间设天井,两侧设二层厢房,皆三开间,檐柱施雕花牛腿。祠堂具有一定规模,用材讲究,三厅皆采用青石石柱,为其特色所在。


  现存的太廉堂为清晚期建筑,局部民国改建,抗战时这里还曾作为百年学府“学勉中学”的前身——忠义中学的临时校址(直至抗战胜利后学校搬至枫桥)。


  2009年,由有识之士及周围村民集资,对太廉堂进行了第三次修整,2010年11月公布为诸暨市级文物保护点。


  “太廉堂”传递的是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崇高品质,魏氏后裔皆以此为荣。


  延伸阅读:


  对于南宋来说,隆兴和议与绍兴和议一样,都是一种屈辱的不平等和议。不过,隆兴和议签订之后,直到韩侂胄发动开禧北伐,宋金两国近四十年都没有发生战事。


  宋朝在宋孝宗治理之下,太平安乐,一改宋高宗朝贪污腐败的局面,史称乾淳之治;金朝也在金世宗用人唯贤、与民休息下达到盛世,金世宗因此被后人称为“小尧舜”。


  这一时期中华文明得到极大的提升和发展。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中国古建筑上的装饰

建筑百科 2024-05-15 0

中国古建筑中脊饰的地域文化

建筑百科 2024-05-13 0

中国古建筑中脊饰的组成

建筑百科 2024-05-12 0

中国古建筑营造:屋面“席”背做法

建筑百科 2024-05-11 王建中 0

梁思成、中国古建筑与《营造法式》

建筑百科 2024-05-08 渝新新 0

推荐更多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

建筑百科 2024-05-14 赵玉春 0

中国瓷器的千年璀璨之美

东方文化 2024-05-14 0

中国古建筑中脊饰的地域文化

建筑百科 2024-05-13 0

浅谈福建九头马传统民居的审美特征

建筑百科 2024-05-13 唐孝祥、许孛来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