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饮食文化——中国传统思想的源泉

2023-02-13 10:45网络23292

  中华饮食思想主要体现在饮食与自然、伦理、政治、地域、养生、技艺、文化的关系方面。用博大精深来形容,毫不为过。


  讲礼仪,重人情。“民以食为天”;“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中华饮食文化首先重视饮食作为人类自然本性的基础作用。



  饮食立于礼。礼者,天地之序也。宴饮是礼仪,是外交,是文化。古人祭祀宴饮,农事宴饮,燕礼、射礼、聘礼、乡饮酒礼等无事不宴。周代天官冢宰管理宫廷饮食。宴饮中区分高低、贵贱、内外、尊卑、亲疏、长幼、男女之序,明确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关系。周人列鼎而食,“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尊者举觯,卑者举角。”《尚书·洪范》提出“农用八政”,食为“八政”之首,是社会安定,国家富强的基础条件。


  春秋战国以降,诸子对饮食的主张也出现了“百家争鸣”:儒家主张饮食精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墨家倡导饮食节用,“足以强体适腹而已矣”;道家饮食体现朴素自然,合于养生,“恬淡为上,胜而不美”;法家要求饮食去豪奢、崇节俭;阴阳家和医家讲究阴阳平衡、四气五味;杂家通过烹饪调和以求“至味”;佛教强调饮食尚素,戒杀生。伊尹、老子也都以饮食比况治国之道,“治大国若烹小鲜”。



  尚调和。主张“和与同异,和如羹焉”,应用“芼及醯醢盐梅”等五味和羹。调和以水为始,“凡味之本,水最为始”;讲究火候,“唯在火候,善均五味”;计量调料,“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调和有度,“久而不敝,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把握其变,“鼎中之变,维妙微纤”;追求“味甘”,“甘”指甜嗜熟悦鲜,味甘即美,在饮食时得到愉悦,享受美感。


  尚品味。至味是清淡。“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古人以尚淡为“知味”,以淡味为“至味”,《老子》:“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明陈继儒《养生语》:“试以真味尝之,如五谷,如瓜果,味皆淡,此可见天地养人之本意,至味皆在其中。今人务为浓厚者,殆失其味之正邪?”清李渔《闲情偶记》:“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


  知味是适口。宋代苏易简说:“物无定味,适口者珍。”范仲淹说:“家常饭好吃。”陆游喜欢家常饭、自在茶,说:“只将食粥致神仙。”郑板桥说:“天寒地冻时,穷亲戚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到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



  知味要知“味外之美”,要在体会饮食之外的审美指向、心灵寄托和无穷意味。《淮南子·说山训》说:“知味非庖也。”唐代司空图提出“味诗”观,要知“味外之旨”。他以饮食作比喻,认为饮食之美,味在“咸酸之外”。苏轼在此基础上,提出饮食“味外之美”:“惟有天然之珍,虽不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南宋林洪《山家清供》记载一百多道菜肴饮馔,大多以山家蔬笋为食材,名雅味真,诗清意远,正是追求“味外之美”。


  讲究“饮食趣味”,包括色、香、味、质、趣、情、礼、寄、境等,再加上器、雕等,饮食文化成为多种趣味的综合体验。


  医食相通,重在养生。周设食医。《黄帝内经》:“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唐孙思邈《千金药方》认为,“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物候出产不同,要因地制宜,清钱泳《履园丛话》:“同一菜也,而口味各有不同。如北方人嗜浓厚,南方嗜清淡……清奇浓淡,各有妙处。”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品鉴明朝饮食文化

药食医养 2023-04-27 0

古人为什么分桌吃饭?

历史解说 2023-01-09 0

《红楼梦》中冬日的饮食文化

药食医养 2022-11-25 0

推荐更多

厦门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建筑百科 2024-04-26 0

大同九龙壁:中国最大的九龙壁

建筑百科 2024-04-25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