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考古盲盒让博物馆文创“潮”起来

2021-04-28 10:17网络18591

  随着近年来“文创热”的兴起,与文创相关的展览、博览会等也活跃起来。给你一把洛阳铲,你想要的宝物这里都有。河南博物院近来推出的考古盲盒,该盲盒一经面世就广受欢迎,甚至出现了一盒难求的火爆场面。


  不仅如此,陕西历史博物馆、四川三星堆博物馆等文博机构也相继打造了文创类盲盒。新颖的开盒形式、呆萌的形象设计、精致的各类宝物……让许多馆藏文物以更为鲜活的形象走进公众视野。


  考古盲盒成爆款


  考古盲盒火了!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失传的宝物”自去年12月上线以来,销量始终保持平稳上升的态势。截至目前,该系列销售量已达17万件。


  “失传的宝物”考古盲盒采用区别于常规意义的盲盒形式,将宝物藏于来自洛阳邙山的土块之中,同时在盒中配备洛阳铲、竹签等工具,尽可能还原考古现场,试图让人人都成为“考古官”。考古盲盒分为“传说”“史诗”“传承”三款,定价分别为70元、80元和90元。据介绍,其上线之初曾一度销售一空,甚至有网友每天都通过社交平台联系博物馆客服,记录自己“今天又没抢到”的经历。



  同样成为爆款的还有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青铜小分队”系列和四川三星堆博物馆的“祈福神官”系列盲盒。“青铜小分队”系列盲盒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皿和纹样为创作基础,在一个物体上将不同形状的花纹雕刻出来,致力于寻求古物中“拙”的感觉。而“祈福神官”系列盲盒也因神似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青铜纵目面具”而俘获人心。不仅如此,国家博物馆也于日前公布,将以“夔龙”玉佩为原型,融合二十四节气打造首款潮玩IP玩具。


  那么,“盲盒”是什么?所谓盲盒,就是在不透明的盒子里装着各式各样的人偶玩具,分为基础款和隐藏款。此外,与艺术家或插画师联名创作的拼图类盲盒以及乐高抽抽乐人偶等,都成为眼下年轻人疯狂追求的潮流。由此可见,以河南博物院为首打造的“文创+盲盒”又拓展了盲盒的新形式。


  北京师范大学文创院助理研究员李莉多年来参与了十多项重大智库课题,在文创产品开发、设计方面有专研,她告诉中国商报记者:“盲盒的起源是日本扭蛋,其概念可以拆解为两层:一是盲盒内的产品为潮玩手办,从这一层面讲,盲盒实则是文创产品中的一个品类;二是从消费心理而言,盲盒也是一种营销方式。”


  爆款的真正原因


  对于博物馆来说,文创开发其实并非一帆风顺,也经历了点滴摸索的过程。


  以河南博物院为例。近些年,该博物馆开发过不少文创产品,但并未形成规模和气候。在国家不断出台利好政策的推动下,2019年2月河南博物院成立了文创产业领导小组,并设立文创办公室,着眼于“大文创”,搭建平台助力全省文创产业发展。


  明确了目标和定位后,河南博物院很快梳理出100多个文物元素创意点,涉及服饰、配饰、摆件、轻奢等多个类别的文创产品。



  河南博物院文创办主任宋华向中国商报记者透露,此番大火的“失传的宝物”考古盲盒设计及研发的初衷,就是想探索文创新模式,借用当下年轻人比较喜欢的盲盒形式,通过还原考古过程增强公众的参与感,让各位“考古官”亲身体验“唤醒”文物的过程,从而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


  据宋华介绍,这款考古盲盒获得了网友的积极反馈,同时也收集了许多真诚的建议。比如有网友反馈“不知道挖出来的宝物到底是什么”,对此,宋华表示,“考古盲盒的挖掘过程是具有真实感和体验感的,因此我们希望在解读文物的时候,也能给消费者带来这种感觉,而不是让他们面对冰冷的机器或是纸面上的文字。相较之下,我们更提倡消费者与线上客服进行对话,更具互动感。”


  “与以前简单授权开发文物不同,现在所有文创产品均由我院文创部门主导开发,并参与到产品创意、设计、生产等全链条开发过程,对每个环节进行把关,文物元素提取差一点点都不行,这也是出现爆款的真正原因。”宋华说,“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观众把‘博物馆记忆带回家’,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文明、了解河南文化。”


  情感陪伴的体验


  通过多年的研究,李莉认为那些生活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于1995年至2005年出生的人,更容易成为盲盒的主要消费人群。


  出生于1996年的多克,正在北京某高校攻读硕士学位。她最热衷的盲盒是泡泡玛特Labubu和Dimoo两个系列,也曾有朋友赠送她某美术馆推出的“大艺术家”系列世界名画盲盒摆件,她觉得这个系列做工非常精致,像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将世界名画中的经典人物复刻出来,又附以新的形象与内涵,“感觉名画与我的距离更近了”。


  同样来自北京的85后张敏航,是圆明园管理处文物考古科科员。因为工作原因,她已经成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铁粉”。2018年左右,她开始加入盲盒的购藏大军。角落君、乐高的抽抽乐人偶以及拼图类盲盒等都被她收入囊中。相比较于泡泡玛特这一类的大热门IP,张敏航更倾向于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设计师风格和系列,而非一味跟风。不过,对于现在“端盒”(一次性购入12个盲盒)的现象,她认为挑选、购买和拆盒的过程都是为了寻求不可知的心理刺激,但端盒却弱化了这种感觉,盲盒本身存在的意义也降低了。


  年轻人为什么喜欢盲盒?在李莉看来,这与当代年轻人所处的生存环境密不可分。当代都市生活的快节奏,让不少人的孤独感变得越来越强烈。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盲盒所带来的情感陪伴体验正在逐渐代替其本身的功能性。另外,李莉认为盲盒热也与年轻人所处的社交群体有关。如今,很多年轻人购买盲盒、讨论盲盒,已经形成了一个特定的亚文化圈。而将盲盒作为礼物互相赠送,也成为这类群体中常见的馈赠方式。



  让文创“潮”起来


  去年,国家文物局官网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这份征求意见稿中专门增加了支持文物收藏单位文创产品开发作为发挥馆藏文物作用的条款,意味着从政策层面鼓励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开发。


  李莉认为,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其功能和定位是文化传播和文化教育,因此需要将博物馆中的传统文化资源和内涵向外转化。定期举办展览、出版相关书籍、开发相关文创产品等都是实现文化转化的方式。她建议文创产品可以通过那些与公众日常生活相关联的物品体现博物馆的文化元素,形成更为具体的视觉印象,进而完成相对精确的对象化传播。


  与李莉持同样观点的还有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李峰。去年,他在“上海对话”高峰论坛上透露,上海博物馆的调研结果显示,40岁以下的观众占70%,而且年轻女性和带孩子的家长成为文创消费的主力,所以开发文创产品的针对性非常重要。在他看来,博物馆进入IP运营时代的核心,在于对博物馆藏品内涵文化资源的深入解读,并将这些成果以生活化和日常使用化的粉饰进行转换和再利用。


  而让文创产品“潮”起来,也成为当下业内人士的一个共识。在宋华看来,博物馆应结合更多新形式打造更易被大众接受的文创产品,同时也要积极打造博物馆自身的文创品牌,让博物馆文创“潮”起来,不断地创造新的潮流趋势,使文创产品真正具有引领作用。据她透露,目前河南博物院正尝试开发“女皇的祈福”系列彩妆、护肤、日用品等象征女性身份的新产品,同时还将借助《唐宫夜宴》呈现的文化元素生产仕女乐队盲盒。


  如今,文创产业的大趋势是不断开放、不断市场化、不断规范化。如何把握“守正”和“创新”之间的平衡,同时更多地吸纳专门人才,设计出更加契合当代人消费状态的产品,主动拥抱流行的大众媒介,这才是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者亟须思考的问题。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推荐更多

访古河北保定地区文物古建筑

建筑百科 2024-11-20 0

鸱鸮纹——中国传统纹样

东方文化 2024-11-20 十约日志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