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榆林卫城——塞北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城

2021-04-27 14:58古建家园13993花下

  榆林,始于春秋战国,兴于明清,明朝九边重镇“延绥镇“(又称榆林镇)驻地,康熙皇帝赐“两守孤城,千秋忠勇”刻碑,有“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美誉,如此奇特城建,在神州大地实属罕见,这也是榆林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要标志。


  榆林卫城,为明清城堡古建筑,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永乐元年(1403)在今榆林市设置榆林寨,正统初年改建为堡,成化7年(1471)增立榆林卫,成化9年,延绥镇迁驻于榆林卫城。古城东依驼山,西临榆溪河,北锁红石峡。


  榆林古城,在中国动辄拥有千年历史的诸多古城中,历史不算悠久,规模不算很大,作为陕北地区重要的中心枢纽,它是塞北风沙线上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城,也是陕北文化的典型代表。作为明长城九边重镇之一,榆林卫城在古代直接承担了守卫首都北京的功能,并且是全国唯一由皇帝钦定城墙高度可以超过北京的城市。榆林古城的城墙高度为三丈六尺,大约为12米,而北京的明城墙高度只有11.6米。



  榆林城地处半山半川处,东高西低,平面呈菜刀形,城墙内夯黄土,夯层厚16—20厘米,外墙砌以砖石,上设垛堞。底宽15米,顶宽9米,高12米。原南城墙长1060.4米、西城墙长2124.5米、北城墙长1168.9米、东城墙长2435.5米,总长6789.3米,现存城墙总长5677.8米。


  城门五座:北门广榆门、南门镇远门、东门振武门、大西门宣威门(已毁)、小西门新乐门(已残)。五门均为拱券式,门洞上额镶有门匾,顶部均建有二层敌楼(均毁),东南两门设瓮城。东城墙上建有红砖砌筑的文昌楼(已毁),为全城的制高点。东南城角建二层高的魁星楼(已残)。筑城时随地形不同,加设马面,大小不等,相距不一,共十二处。


  由于历代战乱,榆林卫城城墙损毁十分严重。从总体来看,目前城墙遗存段保存率达到79.89%,“古刀币”形态依旧清晰可辨。其中,东城墙保存相对完整。从城墙遗存构成上看,现存城门3座、瓮城2座、城楼2座、马面15座,其中镇远楼为重建建筑。目前有城门2座、马面8座拆毁。除修复段外,基本没有完好的部分,仅东城墙部分段落保存相对完好。



  从分段情况看,彻底修复段、基本完好段仅占全部遗存段的55.35%。榆林城墙现有连续遗存段和遗址段各15段,遗存段中线长度合5280.38米,遗址段中线长度合计1288.4米。现存城墙段高度2.0-9.5米,顶宽0.32-9.71米,底宽0.48-15.31米,包砖层数25-118层。


  榆林是当时陕北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作为其标志性建筑之一的榆林城墙,蜿如一条巨龙横卧于毛乌素沙地中,其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古色古香的街市风貌,充分体现了十五世纪以来陕北古代文化的深厚内涵,是研究陕北古代政治、军事、文化、建筑等不可多得的实物载体,也是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旅游事业的珍贵资源。



  榆林素有小北京之称,尤其是六楼骑街、榆林老街、卫城城墙等,更是榆林的历史文化名片。随着时代的变迁,榆林卫城城墙常年遭受风雨侵蚀,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化、风蚀、洪涝、雨蚀、水渗、植物等。加上人为破坏,如基础性设施建设、房屋建设、挖砖取土、打洞修窑等。一些人在城墙上攀登、随意刻画、耕作挖土及后期的不当维修等,也是人为破坏的重要表现形式。


  近年来,对榆林卫城西城墙人民路南段、南门瓮城、南城墙东段、东城墙南段等进行了抢险加固和保护维修,榆林城墙得到有效保护。城墙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化景观,需要大家共同保护。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推荐更多

访古河北保定地区文物古建筑

建筑百科 2024-11-20 0

鸱鸮纹——中国传统纹样

东方文化 2024-11-20 十约日志 0

浅谈文物建筑的预防性保护

政策法规 2024-11-18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