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文博单位、相关院校及从业人员:
为深入贯彻落实“让文物活起来”的要求,更好利用文博资源开展社会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博社教与研学从业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助力文博社教与研学人才队伍建设,中国文物报社拟于2025年7月22日至24日举办2025年中国文化遗产公开课——文博社教与研学理论实践研修班。本次培训班为公益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培训性质
线上社会公益性公开课,学员自愿参加听课,不收取培训费用。
二、时间安排
听课时间:2025年7月22日至24日。
每天9:30-11:30、14:30-16:30,共18课时。
三、培训对象
各文博单位、相关院校及从业人员均可报名。
四、培训内容
(一)2025年7月22日9:30-11:30
专题:一日走过三千年——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社教研学案例分享
杨志国: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
(二)2025年7月22日14:30-16:30
专题:博物馆社教项目的多元化开发
范雪纯:故宫博物院社会教育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
(三)2025年7月23日9:30-11:30
专题:红色社教活动的策划与实施
杨丽珊: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馆长
(四)2025年7月23日14:30-16:30
专题:器以载道文教泽世——陕西历史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实践探索
步雁: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五)2025年7月24日9:30-11:30
专题:“我在南汉二陵博物馆修文物”系列活动——让文物保护从“专业”走向“全民”
吕良波: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馆员
(六)2025年7月24日14:30-16:30
专题:政策?评估?实践?展望——从四川博物院的社教实践案例谈起
何东蕾:四川博物院科研与教育中心副主任、副研究馆员
五、报名方式
(一)所有学员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中国文化遗产传播中心小程序;
(二)进入小程序首页后点击最上方海报“中国文化遗产公开课——文博社教与研学理论实践研修班开始报名啦!”进入报名界面;
(三)学员按照自身需求完成报名,并在完成报名操作后依据报名结果出示的二维码进入学员交流群;
(四)报名成功与取消报名;
信息填写完成后点击提交报名,页面提示报名成功,同时个人名字后边会有“已报名”字样出现,如下图所示:
报名成功后出现点击查看入群二维码链接,点击后如下图所示:
若需要取消报名则点击取消报名,页面提示取消报名成功且名字后面没有“已报名”字样即完成取消报名,如下图所示:
(五)温馨提示:若您需要获取证书及发票,需先完成缴费并将付款成功页截图(如下图)上传,再进行报名信息填报,需要开发票的学员务必确保开票信息准确。
六、证书及费用
(一)不需要证书的学员免费参加培训。需要证书的学员须学满全部课时(18学时),方可获得证书。
(二)证书费用。需要证书的学员请支付299元证书费用(证书制作费、管理费和邮费)。
(三)发票信息。学员如需开具发票(只开具电子发票,项目为培训服务费),请准确填写以下信息:(1)报销单位的全称;(2)纳税人识别号或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统一开具后发送至学员所填写的邮箱。
(四)证书颁发。学员学满全部课时和课程并支付费用后统一制作纸质证书,请学员按照统一格式提交收件人姓名、邮寄地址和联系电话等信息,依此寄发证书。
七、培训方式
(一)线上听课。所有学员进入中国文化遗产传播中心小程序博直播(进群后也会推送直播二维码)按时线上听课,若当天未能参加网络听课,可进行回看,直播和回看同样认可。课程视频仅供学习使用,不得用于第三方商业行为。
(二)证书申领。参加此次培训的学员须学满规定的课时,并参加结业考核(发送500字左右的学习心得至zgwhycgkk@126.com,注明姓名和单位),方可申领纸质结业证书。培训班开课后,不可退费。
八、报名咨询:高老师15901399764(微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