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吾国吾乡首页 频道列表

民俗文化是古村落生命之源

2018-02-26 11:5912181
  古村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着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是民间文化的生态“博物馆”。古村落里既有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又有民间文学、戏曲、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人们在古村落的保护过程中已经意识到了村落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但却对民俗、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不足。实际上,只有物质文化遗产而缺乏非物质文化滋润的村落,最终难免成为“文化空巢”。

  挖掘静态美背后的“活态美”

  不知何时起,人们纷纷感慨节日的味道日渐稀薄,没有年味儿的春节,只有月饼的中秋节……生活越来越现代化,传统的民俗节日却离我们越来越远。我国是农耕文明大国,多数民俗节日都扎根乡村,有学者称“民俗是村落文化的灵魂”。正是依托于这些传统民俗,乡愁才得以守望。但是随着城镇化浪潮的推进,一座座传统村落被湮没,一批批传统民俗也随着村落不断消亡。

21733092_1463669657585_mthumb

  《马丘比丘宪章》中曾倡导:“不仅要保存和维护好城市的历史遗址和古迹,而且还要继承一般的文化传统。”对于我们的传统古村落来说,亦是如此。每年元宵佳节,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都会迎来传统节日“开灯节”。据东莞民俗专家张铁文介绍,开灯习俗源于汉朝,流行于广东珠三角一带。凡在前一年生下男孩的人家,均会在祠堂举办开灯仪式,上告祖宗后继有人,下祈小孩顺利长大。时间一般选在每年农历正月初十至正月十五之间的一天,每村每族日子各有不同,这一习俗已经传承了千年。

  鲜活完整的传统古村落不仅包括民居、祠堂、古树等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包括与之相伴相生的各种民俗、民间信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村落生命力在于它自己的节庆民俗,这些能让古村落真正活起来。”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曹保明认为,保护古村落要注意挖掘静态美背后的“活态美”,而“活态美”,指的就是古村落自身的生活情感和生活仪式。

  警惕“有文物没文化”

  “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上,立足于村落,立足于农民,立足于村落中的农民生活,离开了村落这一生存空间,民俗就成了无源之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叶涛看来,现在的古村落保护过程中,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那些物质载体,“比如说房屋、街道、祠堂、庙宇等,这些当然非常要重,但是如果只是考虑静态物,这个空间就不能成其为一种文化空间”。他表示,民俗生活是村落的灵魂,没有民俗生活,这些建筑未免死气沉沉。当前,村落中民俗生活的精髓急需保护,而民俗研究者用文字或影像记录村落中的民众生活、民俗仪式,正是对村落民俗进行抢救。专家表示,不仅要把作为物质形态凝固下来的“躯体”部分保留,更要把大量靠人的言行传承下来的“灵魂”部分,即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加以保护,使古村落不至于成为“空巢”。


  “文化保护和建设是古村保护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东莞市住建局城乡建设科科长蔡育新表示,随着原居民逐渐迁出古村,古村的生活气息、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逐渐流失。在他看来,加强古村文化建设一个重要的措施是要给传统文化注入活水的源泉,保留并延续原生态的生活气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而不仅仅是保护和修缮其物质载体,否则将会陷入“有文物没文化”的尴尬。

  “民俗村落文化是农耕文化的结晶,是村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传承下来的经验与总结。”连州市刘禹锡纪念馆馆长曹春生认为,村落民俗文化保护和利用,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专家学者、专业人才在民俗村落保护中的主导作用,加强民俗村落文化的理论研究,并请有关专家学者出谋划策;另一方面要重视农村民间艺人、文人的传承培养,不断挖掘古村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古村落保护的关键在于人。房子要有人住,文化要有人传承。”曹春生表示,一些古村落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比较完好地保存了过去的生活状态。但随着经济条件的提升,村民们更加向往舒适的现代生活,逐渐摒弃了传统的生活方式。“这有可能导致民俗文化的失真,特有的古民居文化底蕴会逐渐消失。”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喜洲古镇——领略大理白族民居之美

古镇古村 2025-01-02 姜蕾 0

10个国内古村落,你去过几个?

古镇古村 2024-12-20 0

推荐更多

一口气看懂中国寺庙建筑的布局

庙宇寺院 2024-12-23 0

10个国内古村落,你去过几个?

古镇古村 2024-12-20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