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里坊制——古代城市的布局形式

2025-07-02 09:18网络22450

  里坊制是古代城市的一种布局形式,在春秋至汉确立,三国至唐时达到鼎盛期,宋时随着开放式街市的产生而消失。


  具体做法为将全城分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设于定时开关的“市”中,宫殿和衙署占据全城最有利地位。其中“里”和“市”都还以高墙,全城实行宵禁,“里”在北魏之后也称为“坊”。



  早期里坊制总体布局自由,形式多样,如曲阜鲁故都,整体形式自由。


  曹魏邺城开创了一种布局规划严整,功能分区明确的里坊制新格局,全城做棋盘式划分,“里”和“市”纳入棋盘中,符合礼制又有创新,古代都城也从曹魏邺城开始有一定规模。


  宋以后里坊制消亡,形成了开放式街市的城市格局;元大都以棋盘式街道划分为坊,但并不封闭,形成胡同,明清城市格局基本沿用元大都而建。



  严格来说,从唐末开始一些商业发达的城市已经开始突破里坊制,比如当时的扬州等地,夜市十分热闹,和都城长安形成鲜明对比。


  到了北宋东京正式取消了宵禁和里坊制,这主要是里坊制已经阻碍了城市生活和经济发展,开放的街巷制也给东京城带来了繁华景象,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



  当然,里坊制在早期封建社会也有积极意义,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日趋繁复,里坊制有利于保证全城的有序运作和统治者的安全。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推荐更多

古代的钟鼓楼起什么作用?

历史解说 2025-07-16 0

中国古建筑牌坊:历史长河中的文化丰碑

材料百科 2025-07-16 云纹 0

山西古建筑报国寺:唐韵流芳的千年梵音

建筑百科 2025-07-16 景佳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