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玉玦:中国最早出现的玉器之一

2024-06-15 09:03干忠琴的艺术世界7924

  美玉,乃集天地之精华,日月之灵气而成。在很久以前,文明起始之初,人们便已经发现了这一大自然的杰作。


  玉石被发现之后,古人用原始的方法将其慢慢雕琢成器,一件玉器的完成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功夫。因此它的用途便不会简单,在最早的中国,玉是有神性的,我们称之为“神玉时期”。


  玉玦,是出现时间最早的玉器之一,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玦,是目前公认最早的玉玦,距今约有8000年的时间。


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出土的玉玦(成对)


  这对玉玦打磨地相当精致,说明当时的制玉水平已经成熟,玉玦的使用时间或许较之更早,这还有待新的考古资料来进行论证。


  值得注意的是,兴隆洼遗址中的玉玦为成对出土,而非单件。考古专家们在现场发现,这对玉玦在出土时分别置于墓主人的左右耳朵旁,应该是一对“玉耳饰”。


  可见在新石器时期,玉玦是十分流行的装饰品,当然仅限于贵族使用。


  然而同在兴隆洼遗址中,却发现了一个更为奇特的现象。在另一墓葬中,发现了一个小女孩,女孩除了两侧也有玉玦耳饰之外,在其眼眶中,竟赫然埋着又一个玉玦!


  这个玉玦就绝不是装饰品那么简单了,它的背后究竟有怎样的一种隐喻?回归到当时的社会背景,玉器的“神性”作用就此体现出来。


  首先,以玉陪葬是古人一以贯之的习俗,他们认为玉集天地之精华,可助亡灵超度。其次,将人的眼睛挖去,以玉玦代之,死者将不再是肉眼凡胎,而成为具有某种超能力的人。这就是后人所说的“以玦示目”,这个风俗在后来的红山文化中亦有传承。


执伞女铜佣

云南江川李家山69号墓出土


  我们原本以为,在交通极不发达,信息极其闭塞的史前时代,文明也是各自发展,难以互通的。


  然而就单单从玉玦的使用来看,事实恰恰相反。起码自8000年前以来,在广大的东亚地区,文化的传播是极为广泛的,不管是中国大陆的东北、西北,还是在海南、川蜀等边远地区,甚至日本、朝鲜,都曾出土过大量玉玦,中原地区更不必说。由此在广泛的区域内形成了一个明显的“玉玦”文化圈,当然这种文化的传播和影响是极其缓慢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这片土地上各民族、各区域的文化交融是渊源久远的,这也是今天我们文化认同和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来源。


  在历史不断发展的进程中,玉玦的涵义和功能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到了西周,中国进入礼教制国的阶段,玉器已然脱去神性的外衣,而承担了礼制的功能。周代贵族流行佩戴玉饰品,以彰显其尊贵的地位,所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是西周玉器的精确表达。


  西周时期的玉玦,饰以精美的纹饰,儒雅而有风韵,是绝佳的观赏品。古人云:“满者为环,缺者玦。”此处“玦“通”缺”,王侯将相佩戴玉玦,时刻提醒自己不可骄盈自满,而需保持谦逊。


春秋玉玦

河南博物院藏


  春秋战国时期,大量文献记载了玉礼器之使用,如《荀子·大略》曰:“聘人以珪,问士以璧,召人以瑗,绝人以玦,反绝以环。”


  此处明确说明了玉珪、玉璧、玉瑗、玉玦、玉环这几种玉器的功能,“玦”通“绝”,送人以玉玦,是表明自己与人断绝关系的决心。


商代 龙形玉玦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另有“玦”通“决”,文人士大夫佩戴玉玦乃告诫自己需有决断之心,不可犹豫不决。


  关于这个寓意,史书中多有记载,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家喻户晓的“鸿门宴”的故事。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这样记载:“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多次向项羽使眼色,并举起自己手中的玉玦,提醒项羽果断动手,然而项羽却犹豫不决,迟迟不肯动手,最终让刘邦跑了。


战国 镶嵌玉玦的带钩

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


  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的一件战国时期青铜带钩,其上饰以三块玉玦,玉玦中心镶嵌琉璃。带钩,是古代贵族或文人武士用来系腰带的挂钩,此件带钩以其装饰之华丽,可知其等级极高。挂钩上的三块玉玦,充分显示了主人警示自己成为一个有决断之人的决心。


  光素之玉玦最早出现,其后一直流行,后仿者亦多。商周时期流行在玉玦上雕琢纹饰,也有动物造型,如龙形玉玦。“玦”之造型除玉器外,还有玛瑙、水晶、绿松石等其他材质,其涵义与玉玦类似。


  《白虎通》记载:“玦,环之不周也。”玉玦是中国最早出现的玉器之一,它的流行和使用时间是相当长的。


  其造型之简单,不过是环中缺一口,然而其涵义之丰富却与其简单的形状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如果不是通过考古、历史、文献以及古代工艺美术史等角度去全面了解、分析这一玉器,恐怕当今之人看到如此简单的造型,不知如何解读其义,只当其为残缺之环。


  古人作器,器必有意,古玉亦是如此。中国古玉造型极为丰富,每一器型均有专属涵义,仅从一“玉玦”,便可窥全貌。中华文明之源远流长,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由此可见一斑。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推荐更多

访古河北保定地区文物古建筑

建筑百科 2024-11-20 0

鸱鸮纹——中国传统纹样

东方文化 2024-11-20 十约日志 0

浅谈文物建筑的预防性保护

政策法规 2024-11-18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