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宋代官员的朝服和公服有什么不同?

2021-09-05 14:12网络24886

  宋朝官员的服饰开始时仍然沿袭晚唐的服饰制度,直到新制颁布后,才逐渐将服饰分为祭服、朝服、常服、时服,戎服以及丧服。但是服饰制度却明确规定:不同的场合要穿不同的服饰,不同的等级也有不同的服饰要求。最典型的还是当属官员的朝服和公服。


  1.朝服


  朝会时使用。上身用朱衣,下身系朱裳,即穿绯色罗袍裙、衬以白花罗中单,束以大带,再以革带系绯罗蔽膝,方心曲领,挂以玉剑、玉佩、锦绶,着白绫袜黑色皮履。这种服饰,以官职大小有所不同,六品以以下就没有中单、佩剑及锦绶。中单即禅衣,衬在里面,在上衣的领内露出。本图为中单展示图。


  出土的几十件文物中,按原料分可有两大类:一类是罗、绢质地的平展裙〈以二、三片面料缝制成),分上下两幅,上幅压下幅,裙腰上有双带,这种裙除少数几件为全素色外,大部分都有边饰;另一类是非常精美的印花罗百褶裙其原料既透明又轻薄,除裙腰和带子以外,全部是印金小团花纹。



  2.公服


  公服即常服,又名"从省服",以曲领大袖,腰间束革带为主要形式。另有窄袖式样也是公服。这种服式以用色区别等级。如九品官以上用青色;七品官以上用绿色;五品官以上用朱色;三品官以上用紫色。到宋元丰年间用色稍有更改,四品以上用紫色;六品以上用绯色;九品以上用绿色。按当时的规定,服用紫色和绯色(朱色)衣者,都要配挂金银装饰的鱼袋,高低职位以此物加以明显的区别。时服是按季节赐发给官臣的衣物。宋建隆三年以后赐发的范围更加广泛,上至将相皇帝大将下至侍卫步军,赐发的品种有袍、袄、衫、袍肚、裤等。所赐之服大部分是织有鸟兽的锦纹。


  3.宋朝官员的朝服特点


  朱衣朱裳,里面穿着白色罗中单,外面扎系罗料的大带,身上挂着锦绶、玉佩、脚上穿着白绫抹黑皮履。朝服的样式是统一的,官职的高低是以搭配的不同来区别的。主要是在有没有禅衣和锦绶上的图案体现级别变化。官员穿着朝服的时候,必须戴进贤冠貂蝉冠和獬豸冠。不能戴别的冠,更不能不戴冠。进贤冠的梁数也有所增加,最高的有五梁冠,最低的有二梁冠。手里要拿着笏(手板)。



  4.宋代官服中的幞头


  无论是皇上还是文武百官,除了参加祭祀典礼的时候需要戴冕冠之外,一般都戴幞头。幞头分为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一共五种。幞头的名称很多,有交脚幞头、曲脚幞头、宫花幞头、牛耳幞头、玉梅雪柳闹鹅幞头等。官吏上朝面见皇上时带的幞头大多是直脚的,有一尺多长的帽翅,这种幞头还有一个名字叫“交头接耳”。据说,这是皇帝防止臣子上朝时交头接耳而设计的。这种幞头是方形的,上面有一折,幞头背后的左右两侧各伸出一只脚。


  这个时期的幞头已经完全脱离了隋唐时期巾帕的形式,而变成一种帽子。由于幞头变成了帽子,并成为文武百官的规定服饰,所以这个时期的一般文人雅士,又恢复起古代的幅巾制度,以裹件为雅,称为“高装巾子”。当时的巾子常以名人的名字命名,如“东坡巾”、“程子巾”、“山谷巾”等。东坡巾相传是名士苏东坡所戴的巾,是用乌纱做成的两层的幅巾,前后左右各折一角,形状似桶。



  5.宋代官服中有明确等级之分的配饰:


  主要有腰带和鱼袋等。腰带一般分为前后两部分,一部分钻有圆孔,用来穿扣针,两端用金银作为装饰,名字叫“紽尾”。穿戴时两端的紽尾必须朝下,表示对皇帝的臣服。另一部分缀有一列“銙”,区分等级的标志,銙的形式以方形为主,其次是圆形。佩戴数量根据官位而定,具体的名称根据它的质地来确定,如金銙、玉銙等。銙的质料在宋代因为等级的差别而有不同,有玉、金、银、犀、铜、铁、角、石、墨玉等。


  如帝王的革带叫“排方玉带”,把四个方形的玉饰,五个圆形的玉饰嵌在腰带上,三品以上的王公大臣也使用玉带,四品的官员佩戴金饰革带;五品、六品的官员使用黑银饰的革带;其余的小官小吏使用黑银饰或犀角饰的革带;一般的文人使用铁脚饰物装饰的腰带。穿戴的时候,銙的一面要佩在腰后,因为当时的礼服袖子都非常大,穿这种衣服时,双手一般不能垂下,只能交叉在胸前,否则衣袖就拖在地上了。所以,把銙放在腰后不会被大袖挡住,人们从背后就可以识别身份。宋代规定,穿紫衣者(高级官吏)带金鱼,穿绯衣者(中级官吏)带银鱼,都系在带上而垂于后。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推荐更多

中国古建筑之西安钟鼓楼

建筑百科 2024-12-04 0

广州陈家祠装饰“七绝”

建筑百科 2024-12-02 0

为什么古代的城市会有城墙?

建筑百科 2024-11-29 0

陕南羌族传统民居建筑特色

建筑百科 2024-11-29 曹丽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